健康資訊

心慌心痛誤當心臟病 原是頸椎病作怪

家住洪山的程婆婆從去年年底開始就頻頻出現胸悶、心慌、氣短、心痛等狀況, 家人陪她到醫院心血管科和神經內科檢查多次, 卻並未發現異常, 醫生給她開了些調理的藥物。 她按時吃藥調理, 症狀卻沒見改善。 程婆婆因此成天憂心忡忡, 擔心自己得了什麼怪病, 都快急出抑鬱症了。 直到最近, 她瞭解到隔壁鄰居經常頭暈胸悶, 跟她的症狀有些類似, 可檢查結果卻是頸椎病, 而且還在武漢某老字型大小骨科醫院康復了。 得知這一消息後, 程婆婆趕緊到該醫院檢查頸椎, 果然被確診患有頸椎病。

半小時微創術

解決惱人“心臟病”

被確診患有頸椎病以後, 程婆婆是又驚又喜, 驚的是自己的病竟被誤診了這麼久;喜的是終於找到病因, 可以康復治療讓他痛苦這麼長時間的病了。 胡忠軍主任看過程婆婆的CT片, 結合她的症狀, 決定採用微創技術為她治療。 6月20日, 程婆婆在武漢某老字型大小骨科醫院接受了美國TMC射頻熱凝靶點消融術的微創治療。

胡主任介紹說, “美國TMC射頻熱凝靶點消融術”是目前國內外先進的椎間盤疾病治療新技術之一, 通過消融術治療, 可將壓迫神經的突出椎間盤組織體積回縮, 與神經根產生明顯的分離移位, 同時, 溫熱效應可對損傷的纖維環、水腫的神經根、椎管內的炎症反應起到良好治療作用,

從而解決疼痛等臨床症狀, 達到康復目的。 該技術以不開刀、不手術、無痛苦、治療便捷、安全有效且經濟負擔低等顯著優勢, 打破了保守治療無效、開放手術治療風險大的常規治療瓶頸, 深受頸、腰椎病患者青睞。

治療當天, 程婆婆便感覺長時間困擾她的胸悶、氣短、心慌等“心臟病”症狀竟都不見了。 “我以為脖子疼才是頸椎病, 沒想到我以為是心臟病的這些症狀原來是頸椎病的, 誤診誤治真是害死人了!”程婆婆感慨地說。

頸椎病高發季

心慌、胸悶、心痛要當心

據瞭解, 夏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 因此很多中老年人有心痛、頭暈、心慌等症狀時第一反應就是去心血管或神經內科就診, 但通過檢查並未發現疾患。 胡主任提醒,

這種情況患者應該考慮是不是頸椎病在作怪, 可能是得了“頸心綜合征”。

人的頸椎兩側有交感神經、神經節, 能連接到心臟的底部, 對心臟和血管的收縮和舒張起到支配作用。 如果退行性變或小關節的錯位危害到心臟, 可引起冠狀動脈痙攣, 產生心肌缺血, 出現心前區疼痛、胸悶、心律失常等症狀, 多數頸椎病患者還常常伴有脖子酸、肩膀痛等症狀, 臨床上稱之為“頸心綜合征”, 患者常常誤以為是患了冠心病。

武漢某老字型大小骨科醫院胡忠軍主任指出, 一般情況下, “頸心綜合征”引起的心絞痛與腦力負荷增加、情緒激動無關, 而頸椎負荷增加才是此類心絞痛的誘發因素, 如高枕臥位, 長時間維持過度仰頭、低頭的姿勢,

脊背受涼、受傷、勞累等。 胡主任建議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高低適中的枕頭, 避免過度仰頭、低頭或長時間頭轉向一側, 注意頸部保暖, 避免頸、脊背受涼, 適當做些頸部運動。

微創安全、可靠

輕鬆告別頸椎病困擾

頸椎是生命中樞所在, 頸椎所處的特殊位置, 其周圍組織結構甚多。 因此, 切口小、創傷小、恢復快、安全係數高的微創技術成為最好的選擇。

近年來, 微創技術普遍應用於醫學臨床, 代替傳統開放式手術。 而以美國TMC射頻熱凝靶點消融術和德國TES可視椎間孔鏡微創摘除術為代表的骨科微創技術, 則是當今國際尖端的技術。

作為湖北省一家以專業診療椎間盤突出的老字型大小品牌醫院, 在省內率先引進這兩項國際領先的微創技術,

胡主任介紹:“TES椎間孔鏡微創摘除術, 只需在痛點穿刺一個6毫米針孔, 以可視儀器精確導航, 就可輕鬆摘除腰椎間盤突出症, 患者劇痛消失, 術後患者就能自由行走, 生活自理。 特別適合腰椎間盤突出比較大的患者。 ”

胡忠軍主任還提醒患者, 夏天天氣炎熱, 頸部血液迴圈加快, 有利於帶走頸部“垃圾”, 消除骨刺、疼痛、水腫和炎症;頸椎關節、韌帶、肌肉變舒展, 有利於椎間盤的復位;神經復蘇變活躍, 有利於疼痛、發麻的消除。 因此, 夏季正是治療頸椎病的最佳時期。 並且微創技術是目前安全有效、創口小、痛苦少的治療方法, 患者應該及早治療及早擺脫痛苦, 以免隨著病情的遷延, 帶來不必要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