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有哪些炮制防風的方法

防風主產于黑龍江、內蒙古等地。 防風味辛、甘, 性微溫, 歸膀胱、肝、脾經。 功能祛風解表, 勝濕止痛, 止痙定搐。 主治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等病癥。 入煎劑常用量5~10克。

常用炮制方法有以下幾種

生防風:是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及毛須, 洗凈, 潤透, 切厚片, 干燥即可。 生防風長于祛風解表, 勝濕止痛, 止痙。 常用于外感表證、風疹瘙癢、風濕痹痛、破傷風、皮膚瘙癢等病癥。 常與荊芥、羌胡、獨活、薄荷、細辛、蟬衣、白鮮皮、木瓜等配合使用。

炒防風:是取凈防風片, 用文火炒至冒青煙, 呈深黃色或微焦, 取出放涼即可。 炒防風炒后辛散力減弱,

有良好的止瀉作用, 主治久瀉不止。 常與炒白術、炒白芍、煨訶子、赤石脂、炒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石榴皮等配合使用。

防風炭:是取凈防風片, 用中火炒至外表呈黑色, 噴淋清水適量, 滅盡火星, 取出, 涼透即可。 防風炭幾乎無辛散作用, 長于止血, 多用于腸風便血, 崩中漏下等病癥的治療。 常與大薊、地榆、蒲黃、黃柏、白茅根、仙鶴草、三七、側柏炭等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