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肝臟結節的分類及檢查方法

肝臟結節, 是指肝臟內部的纖維組織出現增生現象, 同時, 肝小梁的排列開始變得紊亂的一種症狀。 肝臟結節按照病情的不同, 可分為良性的結節和惡性的結節, 想要判斷肝臟結節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 可以通過做肝臟常規超聲檢查來進行判斷。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肝臟結節的分類和檢查方法。

一、良性的結節

常見的有肝囊腫、肝血管瘤、局灶性結節增生等。 它們一般生長緩慢, 對人體健康來講影響小, 無需特殊處理, 一般只需要定期隨訪即可。 但是如果過大的結節產生壓迫症狀, 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二、惡性的結節

也是我們常稱的惡性腫瘤。 主要包括肝細胞性肝癌、膽管細胞性肝癌、胃腸道、膽囊、乳腺等轉移性腫瘤。 惡性腫瘤呈浸潤性生長、生長迅速、容易發生轉移, 對生命危害大。 發現後一定要及早治療, 不能耽誤。

三、肝臟常規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 具有價廉、便捷、無創等優點。 常規超聲檢查建議患者空腹8小時以上, 減少胃腸道氣體對肝臟圖像品質的影響。 常規超聲能顯示肝臟大小形態, 肝內實質結構、管道系統、血管走向與分佈, 明確有無肝臟結節、具體的大小與部位、初步鑒別結節的良惡性,

適用於常規體檢和結節的定期複查。

常規超聲雖然是肝臟首選的檢查方法, 但是對肝內結節的進一步定性診斷, 明確結節血供情況, 需要超聲造影的協助。

超聲造影檢查是通過靜脈內注入超聲造影劑來實現。 適用於常規超聲檢查後需進一步明確診斷的病灶,

對於有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病人的可疑病變, 有惡性腫瘤病史病人身上的可疑病變,

MRI、CT或其它影像學結果不能明確或結果不一致時, 可提供更多影像學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