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辟穀養生就一定要忍饑挨餓嗎

辟谷又叫斷谷、絕谷、卻穀, 字面意思是不食五穀。 辟谷術起源於先秦, 流行於晉唐, 道教創立後, 繼承並發展了這種養生術。

傳統的辟穀術主要有服氣辟穀、服(符)水辟穀和服藥(餌)辟穀三種類型。

服氣辟穀者相信人體可以從“氣”中獲取生命能量, 不服食藥就可維持生命活動;服水辟穀則是在服(符)水的同時配合存神、行氣、握固、咽津、祝由(相當於“巫醫”)、飲粥、服餌等養生術, 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服藥(餌)辟穀是服食堅果、辟谷丸等高營養、難消化的藥物或食物以代替穀物, 對身體機能進行調節, 是辟穀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種方法。

辟谷養生現在依然流行, 信奉它的人甚至將其視為“靈丹妙藥”, 於是一些極端的個例常見諸報端, 他們或因辟谷造成機體水液代謝失調而暈厥, 或在身染重病的情況下拒絕一切營養, 導致病情加重。 現代研究已證實, 辟穀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可以促進

機體脂肪分解、有助毒素排出、淨化血液、保護血管、提高機體免疫力等, 但有些養生機構或減肥機構以此為噱頭, 打著科學養生的幌子, 誘導一些人進行不恰當的辟穀養生, 甚至跑到深山老林裡“忍饑挨餓”, 以期延年益壽、防病治病、減肥降脂, 結果弄得體質越發虛弱, 甚至出現神志不清、血壓下降、昏迷等, 這種做法十分不可取。

作為一種延年益壽的養生術, 辟穀不是絕食, 更不是簡單的挨餓, 否則就背離了古人的辟谷養生原則, 反而損害健康。 古書記載的辟穀做法是避免或減少穀類、肉類等食物的攝取, 這實際上是一種改善飲食結構的養生方法。 科學的辟谷養生術應講究葷素搭配、順應自然、有宜有忌的飲食法則。

辟穀養生方法

一般來說, 剛開始辟谷時宜採取逐步縮減食量的做法, 為了避免過度饑餓, 中間要吃一些流食。 如果一段時間後不想辟穀了, 可恢復正常飲食。 辟穀養生的關鍵在於限制食量, 而不建議“全辟”。 體質壯實者可選擇每週一天不進食,

僅飲用水和蜂蜜, 並輔以補充多種維生素;體質一般者可選擇每週一天少進食, 並配合服用少量高蛋白、高油脂類的食物或藥品來取代日常五穀, 以補養氣血, 如核桃、杏仁、栗子、大棗等。 古人常用茯苓、黃精、天冬、白術、人參、蜂蜜等配製成丸或膏取代日常飲食;體質較弱者最好通過改變飲食結構、而非減少飲食攝入量的方法來養生。

辟穀期間還要注意保持身心舒暢, 不吸煙、不喝酒、不飲茶, 吃東西要細嚼慢嚥, 飲水要少量頻次, 不要食用堅硬、辛辣食物, 最好是有專業的老師或者醫師指導, 而不要獨自盲目練習, 更不可急於禁食。

辟穀養生注意事項

1、辟穀養生與饑餓有本質區別, 所以辟穀一定要有正確的指導下進行服氣、吞氣、靜坐冥想, 吸收能量, 才是辟穀養生的核心, 否則沒有能量作保證, 就會出現副作用, 或者沒有辟谷養生指導師, 容易出現不良反應, 或者出現不良的事故, 導致不安全因素。

2、辟穀養生, 應該循序漸進, 不可操之過急, 要根據不同人的實際情況制定辟穀養生方案,

切不可能一概而論。 也就是說辟穀養生由淺入深, 逐漸提高的, 要確定辟穀養生的時間長短要量力而行, 比如開始三天、五天、七天等, 讓自己有個適應的過程, 當然一些特殊的只能現場隨機而變。

3、低層次的辟穀養生可吃點水果、蜂蜜之類的進行調節;高級的辟穀養生, 或者是辟穀減肥, 要根據不同的身體壯況, 決定是全辟穀, 還是半辟穀。

4、辟穀養生三天之後, 或者更長的時間。 高血壓患者, 練習者要儘量避免長時間下蹲, 如下蹲後應慢慢立起, 睡在床上也要慢慢的起來, 不要急速爬起, 過分劇烈的動作也要避免, 以便造成體力不支, 或者頭暈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