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漱口水或可致癌 不宜盲目使用

文章導讀 現如今越來越多人選擇了使用漱口水, 它不僅能帶給我們清爽的感覺, 而且對於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也有不錯的效果, 有很多人甚至還用它來代替刷牙, 覺得這樣更省事, 也更乾淨, 殊不知, 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漱口水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 是不宜盲目使用的。
在使用漱口水的時候大家應該謹慎選擇, 有些漱口水可能會導致不適症狀出現, 或者是導致牙齒變黃, 是不宜盲目使用的, 這一點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 凡事都應以健康為前提考慮。
漱口水中的酒精使癌症風險升高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 紐卡斯爾大學牙科教授西摩表示, 許多漱口水中都含有酒精, 有些含量高達25%。 這主要是為了讓漱口水中的薄荷醇、桉油精等成分發揮作用, 並滲透和分解牙菌斑, 但同時, 酒精還會導致口腔乾燥, 破壞保持口腔濕潤的黏液保護層,
導致口氣不佳, 並引發刺痛感。 一些漱口水還會導致牙齒變黃。
此外, 澳大利亞牙科雜誌2009年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 漱口水中的酒精會使尼古丁等致癌物, 更容易滲透口腔的保護層, 使癌症風險升高。
西摩教授建議, 使用何種漱口水要聽取醫生的建議, 例如醫生可能會建議齒齦炎患者使用高氟漱口水。 如果沒有任何牙病, 可以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 另外要注意的是, 漱口水中含有的去除牙菌斑成分, 在10天內就可以發揮作用, 不推薦長期使用。
“葡萄糖酸氯己定”成分影響味覺
市面出售的漱口水有多種配方, 如百里酚、三氯生、葡萄糖酸氯己定等。 其中葡萄糖酸氯己定證實有效抑制牙菌膜滋長, 防止牙周病, 但同時發現若長期使用,
會令牙漬沉積於牙齒表面, 以及影響味覺。 一般含有葡萄糖酸氯己定配方的漱口水, 配給牙周病患者、口腔潰瘍或做完口腔手術的人, 但不應長期使用, 避免令牙漬沉積。
香港衛生署表示, 一般人不需要常用漱口水, 只要早晚刷牙, 以及使用牙線清潔已足夠。 部分人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 可能會感到口部、嘴唇乾燥不適, 甚至暫時失去味覺, 建議口部常感乾燥的人不要使用。
盲目使用漱口水不利於口腔健康
漱口水能清新口腔, 在一定程度上除去口腔內食物殘渣和部分軟垢, 並能暫時減少口腔內細菌的數量。 漱口水的主要成分是口腔清新劑, 商場或超市中出售的漱口水就是這類產品。 這類漱口水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口腔異味,
不能把牙齒上的菌斑刷掉, 一些細小的縫隙還是會殘留食物, 更不能起到治療牙周病和齲齒的作用。 此外, 健康人的口腔裡也存在一些正常菌群, 不少漱口水中含有消炎成分, 抑制某類口腔菌群的繼續發展。 在此情形下, 口腔內其餘菌群可能不斷增多, 導致天然環境下人體口腔菌群比例失調, 反而不利於口腔健康。
看過上面內容, 我們瞭解到漱口水有可能致癌, 所以不宜盲目使用, 大家在使用的時候能夠認請楚自己的牙齒狀況, 如果不適合的話, 最好不要使用, 比如那些經常感覺口腔乾燥的人就不適宜使用漱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