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通過口頭禪透視你的性格

很多人都有一句每天出現頻率最高的句子, 這就是他的口頭禪。 請你回想一下你的口頭禪是什麼呢?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有其心理根源, 所以口頭禪也是你內心真實世界的一個反應, 從你習慣說的話, 就可以看出你是怎樣的一個人、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了!

事件:同事小王是個在辦公室裡極受歡迎的人。 他為人活絡, 左右逢源, 大家也都願意和他聊, 因為他的那句掛在嘴邊的“還不錯嘛!”的口頭禪, 在節奏緊 張的職場中頗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那天, 同事李大姐氣喘吁吁地沖進辦公室, 丟下包,

一屁股坐下, 拿著手中的考勤卡邊扇風邊抱怨:“沒見過這麼肉的司機, 今天我都比平時早5分鐘出門, 結果那個‘面瓜’司機, 趕上了所有的紅燈, 害得我下車一陣猛跑, 8:58打的卡, 多懸啊!”

“還不錯嘛!”小王的口頭禪又冒 了出來, “還不錯, 沒遲到, 那位司機特為你算好了時間呢, 不是還富裕2分鐘嗎!”說的李大姐笑了起來, “嗯, 權當跑步減肥了。 ”

小王的這句“還不錯嘛”的口頭禪一天要說N遍, 遇到高興的事, 無疑是錦上添花, 遇到煩心的事, 小王的口頭禪外加他那寬容、客觀的勸解, 無疑又是雪中送炭。 早有同事說了, 小王是顆“開心果”!

一句口頭禪間接地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

在職場中, 要做到小王這樣的好人緣可不容易, 而他的那句口頭禪也讓他獲益匪淺。

“真沒勁”、“煩死了”、“有沒有搞錯”……日常生活中, 這些口頭禪時常灌進我們的耳朵, 有的口頭禪表現地比較主觀、驕傲, 相反, 有的口頭禪則委婉、謙虛。 那麼, 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到底反映了人們什麼樣的心理呢?

口頭禪是人內心中對事物的一種看法, 是外界的資訊經過內心的心理加工, 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語言反應模式, 以致於出現類似的情形時, 它就會脫口而出。

口頭禪作為一個下意識的表現, 它可以説明我們去認識一個人。 因為口頭禪反映了人們的一種情緒, 人當時的一種心態, 同時也間接地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

口頭禪是重大事件對人的影響和積累效應的結果

口頭禪的形成無外乎兩個原因:重大事件對人的影響和積累效應的結果。

譬如, 一個滿腔熱情的年輕人真摯的投入到戀愛中, 愛情欺騙了他, 當他失戀 後, 可能在一段日子裡他會對愛情嗤之以鼻, 他的口頭禪也許就是“愛情這東西, 純粹是扯淡!”

而當一個人多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後, 積累效應就會在他的口頭禪中 得以展現。 如果在生活中多次遇到見死不救、坑蒙拐騙, 那麼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有“現在的人啊, 和以前沒法比!”這樣的口頭禪了。

從前, 在央視八套熱播韓劇《加油, 金順》裡, “加油!加油!”這句話幾乎在每集都出現。 它是劇中女主人公的口頭禪, 每次遇到困難時, 她都右手握拳屈臂, 口中大聲地喊“加油!”, 來鼓勵自己戰勝困難, 增強自信。 這樣的口頭禪催人奮進,

鼓勵人們積極向上, 這是我們所應該提倡的。

口頭禪是人們心理宣洩的通道

積極的口頭禪催人奮進, 而有些口頭禪則帶有消極的意味。 那麼是不是這些聽似消極的口頭禪一定就是不好的呢?

現在人們流行把“鬱悶”一詞掛在嘴上, 難道真的是事事鬱悶、處處鬱悶嗎?其實這不過是因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 心態變化快, 通過這樣的口頭禪來倒倒苦水, 讓心理有一個舒緩、宣洩的通道, 這樣, 反倒更有益於人們的心理健康。

而學生們每逢考試老愛把“這下可死定了”掛在嘴邊。

其實, 這是出於人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防禦機制就是以某種心理的方式或手段, 把自己與現 實關係之間做出某些積極的適應性的改變,

使自己較容易接受, 不致于引起心理上過大的緊張和痛苦, 以保護心理安寧的一種方式。 學生們先將情況估計更糟些, 通 過口頭禪來強化, 當現實情況可能並不那麼糟糕時, 也就能及時得到心理安慰了。 這可被視為自我心理療傷。

三類口頭禪對心理健康不利

三類對人心理健康不利的口頭禪可要不得。 “我不行”“我面”“我怯場的”, 在生活中, 我們常可以聽到這樣的口頭禪, 這一類通過負面資訊來不斷強化對自己的否定評價, 會導致人們產生自卑感, 對心理健康實在是不利。

第二類, 人們要擯棄的是那些能使人產生刻板印象的口頭禪, 諸如, “十商九奸!”“不塞紅包能行麼!”因為從心理學角度而言, 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在 社會生活中根據先前的經驗來為人處世,

當這些固有的看法一旦形成後, 就會被加強, 成為定勢, 並以此作為判斷評價他人的依據。 這些帶有刻板印象的口頭禪會給 人們帶來偏見, 既不利於人際交往的和諧, 也不利於身心的健康。

第三類, 則是諸如“湊合著吧”、“沒勁透了”、“活著真沒意思”這些會傳染給他人消極情緒的口頭禪。 不拋棄那些口頭禪, 則會讓你在社會生活中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總之, 別小看了簡單的幾句口頭禪, 家長通過關心孩子的口頭禪, 企業領導傾聽下屬的口頭禪, 朋友、同事間重視口頭禪都能發現其背後隱藏著的心理問題, 以小見大, 對心理問題及早干預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