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明代御醫傳人淩耀星的四字治癌秘訣

上網輸入關鍵字“癌症”, 就會出現御醫後代、祖傳秘方等字眼, 可信的寥寥無幾;而真正的御醫傳人, 反而沒有所謂的“秘方”傳世。 已故的明代御醫淩雲第十六代傳人、上海市名中醫淩耀星教授大半生都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行醫、帶教學生。 她擅長以《黃帝內經》為基礎理論指導醫療實踐, 診治病患涉及內外婦兒各科, 並在各種疑難疾病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她晚年曾在編著的《中醫治癌秘訣》《中醫治療疑難病130例紀實》中談到, 癌是可治之症, 對於癌症最重要的就是整體治療。

她用自己歸納總結的四字口訣“攻、補、調、導”治好了大量疑難雜症。

淩耀星的外孫女、上海市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研究工作室淩耀星工作室傳承人薑鳳依已接過淩老家學, 是岳陽醫院老年科醫生, 她在日前召開的淩耀星教授抗腫瘤促健康座談會上詳細講述了淩耀星在治療腫瘤病人中總結出的學術思想:

癌乃頑症, 非“攻”無以克之。 由於腫瘤細胞的特殊性, 如果沒有合適的手段加以遏制, 很多病人往往很快失去進一步治療的機會, 因此, 抗癌藥物的選擇與應用很關鍵, 可以把介入化療、靶向藥物的應用納入其中, 並注意與外科醫生的合作。

癌者易虛, 非“補”無以治之。 無論是腫瘤本身易耗傷人體正氣, 還是現代醫療手段對人體帶來損傷,

腫瘤患者經常會出現虛證表現。 及時補養, 可增強人體抗癌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過適當的扶正治療往往可以輔助患者順利完成化療等現代治療。

癌乃雜症, 非“調”無以平之。 腫瘤患者的臨床表現有時會很複雜, 西醫束手無策, 但中醫治療的手段十分豐富。 特別是當腫瘤發展到現代醫學手段無法遏制的時候, 至少中醫在幫助提高患者生活品質上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癌者易鬱, 非“導”無以暢之。 腫瘤患者的情緒需要疏導, 良好的情緒可在腫瘤治療過程中發揮輔助作用。 醫患之間的溝通也很重要, 全面瞭解腫瘤患者的需求, 構建良好醫患關係, 可以鼓勵腫瘤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

至今仍有不少人,

一說起中醫治癌, 要麼把中醫當最後的安慰劑, 要麼是祈求靈丹妙藥把中醫當菩薩拜。 事實上, 中醫治癌在很多方面不遜于西醫, 從中醫“扶正驅邪”原則出發治療癌症的療效實為西醫所不能及, 這是因為中醫治癌的智慧建立在中醫特殊的哲學思想上, 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 對患者整體身體狀況辨證論治的成果。 本報記者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