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這麼做菜,營養流失大半!大廚做菜堅決不做的7件事!

吃的健康, 不僅要吃的豐富, 更要學會烹調。 你知道嗎?如果烹調方式不合理, 營養也會偷偷溜走。 這7個做菜的錯誤方式, 你可別做~~

1先切後洗

有些人做菜, 喜歡先切完了再洗。 但是, 切完菜後再洗, 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 如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 以及部分礦物質會溶解到水裡, 就造成了營養損失。

建議:先仔細清洗蔬菜, 並儘量將水分控幹後再切。

2切的太碎

如果蔬菜切得過碎, 其與空氣接觸面大, 易氧化的維生素就會損失更多。 如小白菜, 切段炒後維生素C的損失率為31%, 而且切成絲炒後損失達到51%。

建議:一般切菜宜大不宜小。

蔬菜應現切現烹, 現烹現吃, 以保護維生素少受氧化。

3焯菜時間久

蔬菜焯一下可以除去其中的草酸, 但焯水時間過長, 蔬菜中的水溶性營養成分損失很大, 如小白菜焯水2分鐘, 維生素C損失率高達60%, 焯水10分鐘以上, 維生素C幾乎損失殆盡。

建議:蔬菜焯水處理時, 水量要大、水要滾開, 而且蔬菜不要放得太多, 蔬菜剛一變色(如生芥蘭焯水後變成翠綠色)要馬上撈出, 放入冷水中快速冷卻降溫, 再控幹水分。 這樣處理後蔬菜營養損失少, 顏色也很好看。

4鹽放得太早

不少人炒菜時有多放鹽或早放鹽的習慣, 這樣會使蔬菜中的汁液流出過多, 不僅造成營養素損失, 而且會讓菜肴塌蔫, 影響口感。

建議:將菜做到七八成熟時再放鹽,

或者出鍋前再放。 這樣即使放少量的鹽, 也會感受到鹹味, 也有利於減少鹽的攝入量。

5炒菜時間長

為了更多地保留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 建議採用速焯快炒的方式, 也就是說, 青菜在炒之前, 開大火, 在熱水裡迅速地焯一下, 3秒鐘即可, 然後炒的時候, 放一點點油(讓油剛好浸潤鍋底), 這樣炒出來的菜, 又翠綠、口感又好, 營養流失的也少。

6炒菜多蒸煮少

自己在家做飯, 儘量選擇低溫的蒸和煮, 少用高溫的煎炒油炸。 一方面, 可以盡可能多的保留食物本身的營養素;其次, 避免因食用過多食用油造成能量過剩。

7沒學會勾芡

很多廚師炒菜時喜歡勾芡, 一方面是為了讓菜肴的味道更好, 另一方面, 勾芡也可以幫忙“鎖”住蔬菜營養,

提升營養價值。 因為, 勾芡可以在食材上形成一層保護膜, 從而起到隔熱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減少食材的水分流失以及氧化作用, 另一方面能減少維生素A、C、B2等維生素的損失以及減少烹調中有害物質的產生。

建議:勾芡溫度最好在60℃-80℃, 因為這是最好的糊化溫度, 燒大鍋菜時, 勾芡時芡汁要淋在湯汁翻滾處, 排列整齊或易碎的原料勾芡時, 要一邊淋入, 一邊用鏟子沿鍋邊推動, 使芡汁均勻糊化, 否則會出現芡汁結團的現象。

這裡提示您,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平均每人每天蔬菜的推薦量為300-500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