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老是心慌心悸怎麼回事

很多人都會有心慌心悸的感覺, 尤其是對於體虛久病、飲食勞倦、七情所傷、感受外邪扽人群來說, 心悸症狀更是如同家常便飯。 所以出現心悸的症狀之後, 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排查原因, 然後進行治療。 當然, 為了更好的緩解心悸症狀, 日常的調理也是比較重要的。 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心悸的原因、症狀以及調理方法!

一、心悸的原因是什麼

1.體虛久病

稟賦不足, 素體虛弱, 或久病失養, 勞欲過度, 氣血陰陽虧虛, 以致心失所養, 發為心悸。

2.飲食勞倦

嗜食膏粱厚味, 煎炸炙燸, 蘊熱化火生痰, 或傷脾滋生痰濁, 痰火擾心而致心悸。 勞倦太過傷脾, 或久坐臥傷氣, 引起生化之源不足, 而致心血虛少, 心失所養, 神不潛藏, 而發為心悸。

3.七情所傷

平素心虛膽怯, 突遇驚恐或情懷不適, 悲哀過極, 憂思不解等七情擾動, 忤犯心神, 心神動搖, 不能自主而心悸。

4.感受外邪

風寒濕三氣雜至,

合而為痹, 痹證日久, 複感外邪, 內舍於心, 痹阻心脈, 心之氣血運行受阻, 發為心悸;或風寒濕熱之邪, 由血脈內侵於心, 耗傷心之氣血陰陽, 亦可引起心悸。 如溫病、疫毒均可灼傷營陰, 心失所養而發為心悸。 或邪毒內擾心神, 心神不安, 也可發為心悸, 如春溫、風溫、暑溫、白喉、梅毒等病, 往往伴見心悸。

二、心悸的症狀

心悸的基本證候特點是發作性心慌不安, 心跳劇烈, 不能自主, 或一過性、陣發性, 或持續時間較長, 或一日數次發作, 或數日一次發作。 常兼見胸悶氣短, 神疲乏力, 頭暈喘促, 甚至不能平臥, 以至出現暈厥。 其脈象表現或數或遲, 或乍疏乍數, 並以結脈、代脈、促脈、澀脈為常見。

心悸失治、誤治, 可以出現變證。 若心悸兼見浮腫尿少, 形寒肢冷, 坐臥不安, 動則氣喘, 脈疾數微, 此為心悸重症心腎陽虛、水飲淩心的特點。 若心悸突發, 喘促, 不得臥, 咯吐泡沫痰, 或為粉紅色痰涎, 或夜間陣發咳嗽, 尿少肢腫, 脈數細微, 此為心悸危症水飲淩心射肺之特點。 若心悸突見面色蒼白,

大汗淋漓, 四肢厥冷, 喘促欲脫, 神志淡漠, 此為心陽欲脫之危證。 若心悸脈象散亂, 極疾或極遲, 面色蒼白, 口唇發紺, 突發意識喪失, 肢體抽搐, 短暫即恢復正常而無後遺症, 或一厥不醒, 為心悸危症暈厥之特點。

三、心悸如何調理

1.可以適當練習八段錦中“搖頭擺尾去心火”和五禽戲的“猿戲”以及24節氣導引養生“夏季節氣的動作”。

2.不宜過度勞累, 生活儘量規律。

3.心悸患者應保持精神樂觀, 情緒穩定, 積極配合堅持治療, 堅定信心, 有助於康復。 應避免驚恐刺激及憂思惱怒等。

4.生活作息要有規律。 飲食有節, 宜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宜低脂、低鹽飲食, 忌煙酒、濃茶。

5.輕證可從事適當體力活動, 以不覺勞累、不加重症狀為度, 避免劇烈活動。 重症心悸應臥床休息, 還應及早發現變證、壞病先兆, 做好急救準備。

6.小粒徑負離子呼吸環境減輕心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