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嘴巴內壁長透明的水泡

有些患者經常會在秋季結束, 冬季開始的時候, 嘴唇上會長一些透明的水泡, 是一種病菌感染, 屬於皮膚病的一種, 它的學名叫做唇皰疹, 是具有傳染性的一種疾病, 唇皰疹患者經常會感覺到嘴巴上的水泡疼痛, 如果水泡破了, 感染到其他沒病的皮膚, 就會長出新的水泡, 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嘴巴內壁長透明水泡是怎麼回事。

這種病毒可以在唾液或皮膚上生存並通過飛沫、唾液、與皰疹液接觸而傳播。 口唇周圍是這種疾病易發的部位。

當身體抵抗力減弱, 如有發熱、消化不良、感冒、婦女月經前期時就可促使這種疾病的復發。 強陽光照射、局部機械損傷、情緒因素也可導致復發。 患者老少都有。

該病發病前常在唇紅部或唇紅緣與皮膚交界處, 局部發癢、發紅, 有灼痛感。 隨後在發癢處出現二三個或多個成簇的針尖大或小米粒大小的透明小皰。

出現小水皰後繼續發癢。 數小時後, 小水皰開始破裂, 隨後糜爛或融合成為一個大皰。 皰內有透明液體。 很快大皰破潰, 結成黃痂或血痂。

經過1周或10天左右, 痂便脫落, 自然痊癒。 但常因洗臉時易於將痂皮碰破, 致使繼發感染, 甚至使病損處出現小膿包,

之後再度結痂而延長了癒合時間。 癒合後不留瘢痕, 但可有色素沉著。 一般無全身症狀。 受損部位在誘發的刺激因素作用下, 可在數月、數周甚至數日內再次發作。

(1)全身治療。 ①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病毒藥物, 如阿昔洛韋、利巴韋林、干擾素等, 或口服中藥雙黃連口服液、板藍根沖劑等。 ②對於復發較嚴重而頻繁者, 還應選用免疫調節劑, 如胸腺素、轉移因數、左旋咪唑等。 ③病情嚴重, 如合併頜下淋巴腺炎、體溫升高者, 運用支援療法, 臥床休息, 應用去痛片等解熱藥物, 多喝水, 及時補充維生素B、維生素C等, 進半流質飲食或軟食。

(2)局部治療。 ①保持口腔清潔, 可用洗必泰溶液或複方硼砂液漱口。 ②起病時可塗3%碘酊於皰疹部位, 或應用紅黴素軟膏局部塗擦以消炎止痛, 促進癒合。 ③繼發感染時可用生理鹽水、3%硼酸液或氯己定液等局部濕敷。 ④氦氖鐳射局部照射治療對發病早期患者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