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膽汁的作用

文章導讀

肝膽相照是一句成語, 可見肝膽的關係十分的密切, 人體的肝膽是無法看到的。 豬的肝膽是可以經常看到的, 膽像一個軟體的小瓶子, 裡面盛滿了一種墨綠色的液體。 膽老百姓習慣叫它苦膽, 因為膽汁是一種很苦的東西。 膽上面有膽管相通, 與腸道相通, 膽裡面的膽汁是由肝細胞分泌的。

肝臟每時每刻都在分泌膽汁, 不吃飯的時候把膽汁存放於膽囊內, 然後在進食時把膽汁放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 膽汁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消化脂質, 亦會幫助消化一些蛋白質和糖類等等。

膽汁是脂類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質, 是機體內膽固醇代謝的最終產物。 初級膽汁酸隨膽汁流入腸道, 在促進脂類消化吸收的同時, 受到腸道(小腸下端及大腸)內細菌作用而變為次級膽汁酸, 腸內的膽汁酸約有95%被腸壁重吸收(包括主動重吸收和被動重吸收),

重吸收的膽汁酸經門靜脈重回肝臟, 經肝細胞處理後, 與新合成的結合膽汁酸一道再經膽道排入腸道, 此過程稱為膽汁酸的肝腸迴圈。 膽汁酸體內含量約3~5g, 餐後即使全部傾入小腸也難達到消化脂類所需的臨界濃度, 然而由於每次餐後都可進行2~4次肝腸迴圈, 使有限的膽汁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從而維持了脂類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進行。

血液中的不溶性膽紅素或直接吸收於肝細胞內, 釋放入膽小管內, 與膽鹽、膽固醇等組成膽汁, 排入十二指腸, 其中膽鹽有助於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如果膽上有膽結石、膽囊炎等等膽疾病, 首先表現的是患者不能吃油性的食物。 膽結石、膽囊炎的症狀是右上腹部疼痛, 有的患者疼痛可以輻射到右肩膀。

膽汁是一種消化液, 有消化脂肪的作用, 但不含消化酶。 膽汁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