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最危險的致癌因素

肥胖可不僅僅是影響人們的外觀而已, 專家表示在未來的致癌因素中肥胖就有可能占首位, 那麼既然肥胖的危害那麼大, 我們要如何來減肥呢?

最危險的致癌因素

未來肥胖人數或超過吸煙人數

長期以來, 吸煙一直被認為是我國致癌的第一危險因素,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的資料, 全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

然而我國超重人數並不比吸煙人數少。 今年2月份, 中國社科院食品藥 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發佈中國肥胖指數顯示, 我國3億人超重。 同樣在3月底, 全球營養改善聯盟(GAIN)發佈的《全球營養不良狀況報告》也顯示,

中 國逾3億人屬於超重和肥胖人群。 業內人士表示, 在目前國內控煙的背景下, 未來肥胖人數或將超過吸煙人數, 成為第一大致癌因素!

2013年美國醫學會正式認定肥胖是一種疾病。

較高的體重指數(BMI)與10種常見癌症的發病風險增加有關。

當體重指數在正常基礎上每增加5(單位是千克/平方米)時, 子宮腫瘤風險增加62%, 膽囊癌增加31%, 腎癌增加25%, 宮頸癌增加10%, 甲狀腺癌和白血病風險增加9%。 同時還增加罹患肝臟、結腸、卵巢和乳腺腫瘤的總體風險。

肥胖為何能致癌

肥胖直接誘發癌症的確切機制, 目前並不明朗。 不過看看胖子們的生活習慣, 就不難理解了。

肥胖症患者多偏好高熱量、高動物脂肪食物, 膳食纖維、蔬菜水果的攝入量不足,

加上運動量太少, 很容易引發便秘。 長期便秘會使毒素在體內長時間停留, 這其 中就含有許多致癌物。 此外, 高脂肪飲食還會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 對腸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損害。 身體長期處在這種刺激和損害之中, 容易誘發結腸癌。

“胰腺功能是消化脂肪, 如果一個人總是吃高脂肪食物, 一刻不讓它休息, 必然會造成胰腺負擔太重, 久之就容易誘發胰腺癌”, 李忠主任說。 此外, 糖尿病也可 能引起胰腺癌的發病率上升, 而肥胖是引發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Ⅱ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失去了調節胰臟釋放胰島素的功能, 使得體內經常保持很高的胰島素水準, 就會 促使胰腺內的腫瘤細胞成長和擴散, 增加患胰腺癌的可能。

“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特別是絕經後年齡50歲左右的女性, 實驗資料顯示, 絕經後女性體重每增加10%, 罹患乳腺癌的幾率約上升1.5倍。 ”另外肥胖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關係更為密切, 研究顯示, 超出正常體重9~20kg者危險性增加3倍, 超出20kg以上增加10倍。

肥胖致癌可防可控

許多致癌因素難以改變, 比如基因等, 但肥胖這一因素, 只要採取行動, 完全可以降低患癌風險。 合理膳食與堅持運動是首選。

有研究表明高脂攝入者結腸癌發生風險是低脂者的3.26倍。 而攝入紅肉是結腸癌發生的一個強危險因素。 減少食物中脂肪含量, 特別是儘量少吃煎烤後的棕色肉類, 有助於減少結腸癌的發生機會。

“絕經後雌激素的一個重要來源是脂肪組織,

所以絕經後的女性, 更要少攝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 多吃新鮮蔬果, 每天最好食用五種以上不同的蔬菜水果, 同時堅持運動。

一動不動, 百病侵。 堅持運動的好處, 不僅體現在防癌上, 還體現在抗癌上。 根據上海市疾控中心對上海市乳腺癌患者的一項超過1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 堅持每週至少兩個半小時中等強度體育鍛煉的患者相對放棄鍛煉的患者, 診斷後3年內的死亡幾率減少36%。

當然也不是越苗條越好, 最合適的BMI指數(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為18.5~24.9, 低於18.5同樣有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