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活血化瘀的外用中藥介紹

現在的很多朋友都喜歡看西醫, 吃西藥, 殊不知中藥根治病根, 中藥雖苦, 但是功效卻是極好的, 中華5千年的悠久歷史造就了中藥的博大精深,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不用吃的中藥, 用於活血化瘀的外用中藥啦。

活血化瘀中藥是指能疏通血脈, 祛除血瘀的藥物, 臨床用於治療血瘀證。 按中藥作用特點不同, 可將中藥分為養血活血藥, 如丹參、當歸、赤芍等;活血祛瘀藥, 如川芎、紅花、蒲黃等;祛瘀止痛藥, 如乳香、沒藥、延胡索等;破血散結藥, 如三棱、莪術、桃仁等。

血竭

味甘、咸, 性平, 屬活血化瘀藥。 內服有活血散瘀、除血痛的作用, 外用有去腐生肌、收瘡口的作用。 凡一切血瘀、血聚而引致的疼痛、瘀腫等都可選用。 例如瘀血心痛, 可配瓜蔞、薤白、五靈脂, 紅花, 細辛, 桂枝等同用。 竊血積滯腹痛, 可配當歸, 紅花, 亓胡、炮薑等同用。 跌傷、骨折、瘀血疼痛, 可配蘇木, 續斷, 乳香、沒藥、骨碎補等同用。

跌打損傷最常用的成藥, 如七厘散(血竭, 乳香、沒藥、紅花、兒茶, 麝香、冰片、朱砂)等等。 外科多外用, 常配入生肌散類藥物中使用。 用量一股內服一次二分至八分, 一日兩次, 為丸劑或裝。 膠囊中吞服。 外用適量即可。 血竭性急不可多用, 久用

當歸

性味:甘、辛、溫。

歸經:入肝、脾、心經。

功效:補血養血、活血化瘀、調經止痛、潤膚除斑。 內服治療月經不調、痛經、貧血體虛、血虛頭痛、黃褐斑、老年斑等。 外用可改善膚質、祛斑除皺。

美容應用:當歸內服可活血補血調經, 使皮膚光澤紅潤, 最適合女性平時保養。 敷臉可活血淡斑, 促使皮膚的新陳代謝, 使皮膚細嫩有光澤。

注意:當歸有活血作用, 敷臉時有輕微刺激性, 敏感性皮膚者慎用。

丹參

性味:苦、微溫。

歸經:入心、肝經。

功效:活血化瘀、排膿、寧心安神。 常用語心臟病。 胸悶心悸、失眠多夢、淤血疼痛、黃褐斑等。 外用治粉刺痤瘡、黑斑等。

美容應用:丹參有活血化瘀、消炎排膿的作用, 外用敷臉可改善黑斑及皮膚色澤暗沉, 對青春痘、瘢痕也有作用。

注意:用丹參敷臉時, 一般都與其他中藥粉混合使用。 有輕微刺激性, 敏感性皮膚者慎用。

桃仁

性味:苦、甘、平。

歸經:入心、肝、大腸經。

功效: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常用於月經不暢、痛經、各種淤血腫塊、鐵打損傷、面部黑斑等。

美容應用:桃仁可活血化瘀、潤膚去皺、收斂毛孔, 可用於皮膚乾裂、皺紋、黃褐斑、皮膚瘙癢、酒渣鼻等。

注意:桃仁對皮膚有輕微刺激性, 敏感性皮膚者慎用。

桃仁

性味:苦、甘、平。

歸經:入心、肝、大腸經。

功效: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常用於月經不暢、痛經、各種淤血腫塊、鐵打損傷、面部黑斑等。

美容應用:桃仁可活血化瘀、潤膚去皺、收斂毛孔, 可用於皮膚乾裂、皺紋、黃褐斑、皮膚瘙癢、酒渣鼻等。

注意:桃仁對皮膚有輕微刺激性, 敏感性皮膚者慎用。

乳香

性味:辛、苦、溫。

歸經:入心、肝、脾。

功效:活血止痛, 消腫生肌。

應用:用於脘腹疼痛, 風濕痹痛, 經行腹痛等, 用於瘡瘍腫痛或潰後就不收口, 外用治瘡瘍潰破, 常與沒藥同用

沒藥

性味:苦、平

歸經:入心、肝、脾經。

功效:活血止痛, 消腫生肌。

應用:用於脘腹疼痛, 風濕痹痛, 經行腹痛等, 用於瘡瘍腫痛或潰後就不收口, 沒藥和乳香研末, 外敷潰瘍, 有消腫止痛, 去腐生肌的作用。

薑黃

性味:苦、辛、溫

歸經:歸脾、肝經。

功效:活血行氣止痛, 祛風濕利痹。

應用:用於胸脅疼痛, 經閉腹痛, 風濕臂痛等又可用於癰瘍瘡癤。

用桑枝、木瓜、蘇木、透骨草、獨活、松節、骨碎補、澤蘭、乳香、沒藥各10克熬水外洗泡手, 活血祛瘀, 通絡止痛, 促進癒合。

以上就是關於活血化瘀的外用中藥的介紹啦, 相信朋友們看了這些介紹, 對中藥有了一定的瞭解當然這只是中藥的一點點相關知識, 雖然中藥治本, 但是也要根據病情適當選用, 活血祛瘀藥用時切忌必須注意用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