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血4大良方
很多女性常常在乎的是外補, 比如說用名貴化妝品等。 其實內補才更有效, 把女性的血氣調順了, 比任何化妝品多有效。 當然女性調血不能盲目, 中醫將女性血異常劃分四種類型:血虛、血瘀、血熱、血寒, 解決之道在於對證調血, 因人而異。
中醫調養之補血
表現特徵:血虛的女性常常會覺得身體倦怠, 眼睛也總覺得酸澀難受, 照鏡子可以發現自己臉色蒼白, 沒有一點血色, 梳頭時頭髮會掉落不少, 月經量也日漸稀少, 在血常規中常發現紅細胞偏低。
原因:除了先天不足外, 長期的勞累、壓力過大、營養不足都可能造成血虛。
食物進補:平時可常吃補血食物, 如菠菜、花生、蓮藕、黑木耳、雞肉、豬肉、羊肉、海參等;水果可選用桑葚、葡萄、紅棗、桂圓等。 這裡推薦一款偏方——補血甜湯。
原料:水發黑木耳50克, 花生50克, 紅棗15枚, 山藥100克, 冰糖適量。
做法:把原料洗淨放入沙鍋, 加適量的水, 燉煮2小時左右即可。
藥膳幫忙: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阿膠等, 可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 如當歸羊肉湯、四物雞湯等, 均有很好的養血效果。
中醫調養之活血
表現特徵:血瘀女性月經經常遲到, 常常有腹痛的情況伴隨, 經血不但顏色暗紫, 而且還有好多血塊,
原因:著涼, 為了美冬天也堅持穿短裙子;脾氣大、壓力大或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 導致脾氣急躁, 心情長期不愉快等。
飲食進補:多吃具有活血化瘀、通經功能的食物, 這裡推薦一款偏方——蓮藕紅花燉排骨。
原料:排骨500克, 鮮藕300克, 紅花5克, 料酒5克, 鹽適量。
做法:排骨、藕切塊, 放入沙鍋中, 加紅花、料酒、鹽和適量水, 燒開後撇去浮沫, 小火燉至肉爛即可。 (注意:月經期、孕期女性禁吃此方。 )
中藥調理:常用的活血化瘀藥物有柴胡、香附、郁金、當歸、元胡、丹參、川芎、桃仁、紅花、三七等, 但經期、妊娠期和有出血傾向的人禁用。 另外, 還有中成藥逍遙丸、越鞠丸等。
中醫調養之涼血
表現特徵:血熱的人臉色紅潤,
原因:愛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煙酒不離手。
平時多食用大米、薏米、赤小豆、綠豆、苦瓜、蓮藕、雪梨、絲瓜、馬蹄、鮮蘆筍、螃蟹等食物。 絲瓜燉綠豆鴨就是一道具有清熱涼血功能的食療菜。
原料:淨鴨半隻, 絲瓜500克, 綠豆50克, 薑5克, 鹽適量。
做法:絲瓜去皮切塊, 鴨切塊, 綠豆泡開, 將所有原料放入沙鍋燉至肉爛即可。
中醫調養之散寒
表現特徵:血寒的女性, 一到秋冬季節就會手腳冰涼, 不能吃冷的食物, 小肚子能感覺發涼, 月經顏色發暗。
原因:血寒是相對少見的一種情況, 指局部脈絡寒凝氣滯、運行不暢所表現的徵候。
食物進補:這種體質的女性平時要多吃溫性、熱性食物。 益母草燉牛肉既能暖身又能預防瘀血, 很適合血寒證。
原料:牛肉300克, 益母草10克, 薑2大片, 鹽適量。
做法:將原料放進沙鍋中, 加水燒開後撇淨血沫, 小火燉至肉爛即可。
藥補調養:通常可以用溫經散寒、通脈養血的藥物, 如艾葉、生薑、當歸、肉桂、川芎、熟地、枸杞子、炙甘草、杜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