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多運動增強抵抗力防鼻源性頭痛

頭痛半個月竟是鼻子不通氣所致

20歲的吳小姐被頭痛折磨了半個月。 見到接診醫生, 吳小姐就對醫生說, 半個月前, 她的鼻子開始流鼻水,

以為是感冒了, 就吃了點藥, 過了兩天, 鼻水不流了, 就沒理了, 但是不到兩天, 鼻子又不通氣了, 而且還出現頭痛的情況, 痛的時候鼻樑也跟著痛, 特別是到了晚上, 更是痛得她難以忍受, 覺都睡不好, 真想把自己敲暈了事。 這樣的情況折騰她快半個月, 實在太難受了, 才到醫院就診。

武警醫院耳鼻咽喉中心高增斌教授為患者檢查後, 診斷為急性鼻炎繼發鼻竇炎, 炎症直接刺激鼻粘膜三叉神經末梢, 引起頭痛。 高教授表示, 臨床接診中, 把由鼻塞、流膿涕等鼻部症狀引起的頭痛, 稱為“鼻源性頭痛”。

鼻源性頭痛多為炎症刺激引起

另外, 高增斌教授指出, 除反復鼻塞、流鼻涕等症狀, 可能引發“鼻源性頭痛”外, 慢性鼻竇炎、鼻中隔偏曲、鼻部腫瘤和鼻外傷等,

也可引起頭痛。 特別是急性鼻竇炎、鼻中隔偏曲的患者, 門診接診時, 常自述有頭痛現象。

鼻源性頭痛主要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高增斌教授介紹, 引起頭痛的主要原因包括, 鼻腔內的炎性刺激, 腫脹的黏膜壓迫神經末梢, 鼻竇分泌物壓迫神經末梢等, 這些刺激反射到頭部, 引起頭痛。 特別是鼻炎急性期, 炎症會壓迫、刺激鼻腔側壁的鼻甲, 嚴重時可造成局部組織充血、水腫, 有時甚至在鼻甲上形成潰瘍或繼發鼻竇炎, 從而反射性地引起頭痛。

初冬季節適當運動可增強體抗力

針對鼻源性頭痛的治療, 高增斌教授表示, 鼻源性頭痛一般都有鼻炎、鼻竇炎等相關症狀, 治療時, 解除鼻腔鼻竇引流通氣障礙,

把炎症控制了, 頭痛也就減輕了。

另外, 高增斌教授提醒, 在初冬季節, 早晚溫差大, 對於身體體抗力不強的人, 尤其是老人、小孩, 應注意防寒保暖, 加強體育鍛煉, 適當增加戶外活動, 避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