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心房撲動的偏方

心房撲動可以認為是在房性心動過速與心房顫動之間的中間型。 當心房異位起搏點頻率達到250~350次/分鐘且呈規則時, 引起心房快而協調的收縮稱為心房撲動。

[方一]

梔子、桃仁各12克, 煉蜜30克。 將二藥研末, 加蜜調成糊狀。 把糊狀藥攤敷在心前區, 紗布敷蓋, 第一周每3日換藥1次, 以后每周換藥1次, 6次為1療程。

[方二]

瓜簍、薤白各12克, 白酒適量;將3藥慢火同煎服;1日2次, 飯后服用。

[方三]

老榕樹根30克, 蒿草根15克, 余甘根30克。 上藥共入鍋煎水。 飯后服, 每周服藥6天, 連服4周為1療程。

[方四]

七成熟的青柿子1000克, 蜂蜜2000克;將柿子洗凈去柿蒂, 切碎搗爛, 用消毒砂布絞汁, 再將汁放人砂鍋內, 先用大火后改小火煎至濃稠時, 加蜂蜜, 再熬至粘稠, 停火, 冷卻, 裝瓶。 開水沖飲, 每次I湯匙, 日3次。

[方五]

玉竹、山楂各500克, 糖粉, 白糊精各適量。 山楂水煎2次, 每次15分鐘, 玉竹水煎2次, 每次30分鐘;合并2藥, 沉淀, 取上清液,

濃縮成清膏, 人3倍量的糖水, 1倍量的白糊精;攪勻, 制顆粒, 干燥, 過篩。 每服22克, 開水沖服, 日3次。

患者可出現低血壓、頭暈、心悸、心絞痛, 甚至心源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