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哪些人易處於強迫症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一個很嚴重的狀況, 就是強迫症。 說真的,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病狀會這麼流行。 強迫症說的是一個人的一些行為習慣一定要整整齊齊規規矩矩。 拿個例子來說吧, 就是兩根平行線一定要平行的放, 如果彎了一根, 強迫症的人就會特別的不舒服。 這就是強迫症。 很多醫學說強迫症屬於一種精神疾病。 就是帶有一點精神的強迫的感覺。 其實本來沒有放好的兩根平行線沒有多大的事情, 就是由於人的思想一直去思考這個東西, 所以迫於想要不去想, 就去弄好它。 這就是一種精神強迫。

下面我就來說一說哪些人群易處於強迫症吧, 看看吧。

具有易感素質和強迫性人格特徵的人較易發生強迫狀態, 強烈的精神因素也可使人格健全者產生強迫狀態。

強迫狀態是指一個人明知是不必要去想、去做的, 甚至認為是不正常的、不合理的事情卻不能對之加以控制,

而重複出現在自己的意識中, 暫時成為壓倒一切的優勢心理狀態。 如果患者強制對抗或試圖擺脫這種狀態, 就會引起嚴重的焦慮或恐懼。

強迫狀態中有一種正強迫狀態, 它包括強迫思惟、強迫恐懼及強迫行為等方面。 強迫思維存在時不一定有強迫恐懼及強迫行為, 而有強迫行為時則有強迫思惟及強迫恐懼同時存在。 強迫狀態見於多種疾病, 是一綜合症。 涉及心理學上的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障礙。

怎麼樣的人更容易患有強迫狀態呢?

具有易感素質和強迫性人格特徵的人較易發生強迫狀態, 強烈的精神因素也可使人格健全者產生強迫狀態。 強迫狀態主要見於強迫性神經症,

也可見於某些抑鬱症和早期精神分裂症。

強迫狀態普遍存在于中學生教育中

在學生中間, 最具有普遍性的是強迫狀態。 強迫狀態繼續發展就會發展為強迫症, 因此強迫狀態其實是強迫症的臨界狀態, 它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一旦發展為強迫症, 不用說一般的教育措施, 就連醫學措施也是蒼白無力的。

中學生的強迫狀態可以分為強迫的觀念、強迫行為兩大類。 所謂強迫的觀念是指不由自主地反復思考某一問題, 形成固定的觀念。 例如, 一位中學生總是想到要為家人爭氣, 不能夠被別人小瞧, 明明知道這對學習無益, 也控制不住自己而不停地思考。 還有的老是做白日夢, 希望自己一旦考取大學, 便能夠收取某種特殊的利益。

強迫行為是指表露在行為上的、可見的執著行為。 如離家以後反復要檢查門窗是否已經關閉好了、潔癖、反復點數器物, 等等。 儀式化的行為習慣, 例如, 進門一定要先邁左腳, 否則要退回去重新走一遭。 有的中學生感到英語難學, 為了提高英語的成績老是想找到好的學習方法、好的輔導材料, 因此成天逛書店, 買了許多參考書籍和各種各樣的助學英語軟體, 不買就感到沒有對自己盡到心意等等。

其實強迫症有時候利用好了也是很好的。 但是一些小東西上面真的不要這麼糾結, 如果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有強迫症那真的是極好的。 工作的人有強迫症, 真的會認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