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關于吃粽子的那些事兒

端午佳節, 你吃粽子了嗎?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 粽子種類琳瑯滿目, 它們外形各不相同, 以糯米為主料, 配以紅棗、豆沙、果脯, 或鮮肉、臘肉、咸蛋黃等,

黏糯清香, 種類豐富, 深受大家喜愛。

作為粽子的主料, 中醫認為糯米可以健脾養胃, 起到滋補作用。 不過粽子雖好吃, 也不能“放飛自我”敞開吃。 今天, 就請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和佑安醫院的專家跟大家介紹下吃粽子的講究。

四類人群吃粽子悠著點

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專家介紹, 糯米消化速度快, 容易在短時間內升高血糖。 且糯米含有很多支鏈淀粉, 有很強的黏性, 只能被部分水解, 消化不完全, 如果吃太多糯米, 容易導致積食、胃酸、胃脹。 特別是以下四類人群, 過嘴癮的同時更得悠著點兒。

比如, 老人、兒童和胃腸道疾病患者不宜過量進食粽子, 否則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咸肉粽子所含的脂肪較高,

比較油膩,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當少吃。

此外, 甜粽子中的紅棗、豆沙等含糖量較高, 糖尿病患者也要謹慎食用。 粽子的熱量還與其大小和配料有關, 一般一個肉粽的熱量相當于一碗半至兩碗米飯, 超重/肥胖人群或正在控制體重的人群也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態適量食用。

粽子這樣吃更健康

制作粽子時, 配以雜糧米、紅豆、山藥、紅薯等, 可以增加粗纖維含量, 減少胃腸負擔。 肉粽子雖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但要控制加入的肉類配料, 盡量選用瘦肉或雞肉。

吃粽子時可以選擇個頭小一點的, 每次少吃一點。 由于粽子提供的營養物質單一, 可以搭配清淡的蔬菜、水果等食物, 補充膳食纖維。 粽子也不適宜被當作早餐或夜宵食用,

最好在兩餐之間適量食用。 睡前兩小時就不要再吃粽子了。

同時, 粽子的存放也應注意, 冷藏最好不要超過3天, 冷凍不要超過兩星期, 冷凍過的粽子一定要煮熟后再食用。

吃粽子謹防棗核卡喉

江米小棗粽子可謂粽子界的“當家花旦”。 不過, 粽子里的金絲小棗也時常讓市民遭遇棗核卡喉的困擾。 北京佑安醫院五官中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鮑詩平主任醫師介紹, 食管異物是臨床常見疾病, 而棗核是最常見的食管異物之一, 其以端午節期間進食粽子而形成發病的高峰期, 發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

鮑詩平表示, 誤食棗核后, 一部分人棗核可隨食物進入胃內, 無特殊不適, 無需到醫院就診,

但部分患者棗核滯留在食管, 輕者刺入食管壁, 不能進食;重者刺透食管壁, 造成食管穿孔或食管氣管瘺, 合并肺部感染, 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而對于棗核所致的食管異物, 許多人習慣進食含纖維素的食物, 帶動棗核下行排除棗核。 殊不知這樣往往使棗核扎得更深, 加重病情。

在此提醒大家, 一旦異物卡進食管或氣道, 不要用吃饅頭、喝醋等“土辦法”, 應該及時就醫。 此外, 吃飯進餐時最好不要說笑聊天, 也不要“狼吞虎咽”。 而兒童和老人由于牙齒不健全, 更易造成異物卡喉甚至卡進氣管, 獨居老人最好不要食用含棗核的粽子。

文/本報記者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