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人造血”的想像與困惑 穿件“衣服”變成“萬能血”?

8月上旬, 湖南一產婦剖腹產時因“羊水栓塞”大出血而死亡。 據了解, 救助此類患者需大量輸血, 北京協和醫院曾成功救過一名患者, 共輸血一萬多毫升, 是人體血量的兩倍多, 相當于50多個獻血者所獻的全部血量。

事實上, 不論是在醫院的婦產科、外科, 還是在事故和戰場上, 遇到大出血的狀況均需輸血, 而在短時間內提供足量新鮮的血液, 并且血型相配, 一直是個難題。 浙江大學一研究組通過給血紅細胞穿“衣服”將其變成“萬能血”, 而英國科學家則通過干細胞培養“人造血”, 這些都為探索緩解用血難題提供了廣闊思路。

像沖咖啡一樣迅速“沖泡”出救命血

血液是生命之源。 省血液中心血液供應科主任趙鳳綿介紹, 健康的成年人, 全身血量約占體重的8%, 例如體重60公斤的人, 血量為4800毫升。

“當失血超過全身血容量的30%時, 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將受到極大影響, 需要及時擴容和輸注紅細胞, 如不及時輸血, 人的心腦器官會受到極大損害, 最終導致死亡。 ”趙鳳綿說。

血液是如此不可或缺, 但近年來, 全世界合格血液的需求缺口卻在增長。 據《中國輸血雜志》報道, 全球每年采集7500萬單位血液, 只能滿足40%的需求量, 血液庫存嚴重不足的事件屢有發生, 我國一些城市也曾出現“血荒”。 除此之外, 血液的保存也有嚴格要求。 趙鳳綿介紹, 受血液保養液等技術限制,

在我國血庫, 紅細胞僅可保存35天。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人造血”的研究勢在必行。

一種自然的思路是尋求能大量制造的血液替代物。 趙鳳綿表示, 理想的血液替代物應滿足以下條件:可運輸氧氣, 不必考慮血型是否吻合, 易制備, 有效期長, 無毒, 對人體的其他風險較小等。

事實上, 人類研究能輸氧的人造血液已有幾十年的歷史。

據了解, 第一代血液代替物主要是以氟碳化合物為基礎的紅細胞代用品, 能攜帶氧氣和二氧化碳, 屬于純化學合成的“化學血”。 日本曾研制出這種替代物, 但由于使用復雜、成功率低、副作用大等原因, 上世紀90年代就退出了市場。 針對“化學血”的研究截至目前還沒有進行生物學實驗,

在進入臨床前, 還須解決藥物代謝和安全性等問題。

與日本科學家的思路不同, 一些科學家把腦筋動到了血液保存上。 他們采取的辦法是將人類的血漿, 在實驗室里迅速凍結, 然后分離出冰晶, 余下的血液組分呈現干粉狀。 一旦需要輸血, 醫生就可以用無菌水與血液干粉混合, 像沖咖啡一樣迅速“沖泡”出救命血。 但這種速溶血液與新鮮血液在攜氧量方面還有明顯差異。

穿件“衣服”變成“萬能血”

今年6月, 浙江大學一研究組另辟蹊徑, 通過給人類的紅細胞穿上“外衣”變身“萬能血”, 有望率先解決輸血過程中的血型相配問題, 讓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互相輸血。

無論輸血受血, 都須血型匹配。 究其原因, 主要是血液的抗原性。

趙鳳綿說, 輸血時受血者的機體會識別供血者紅細胞的表面抗原, 如果血型不匹配, 將會發生“凝集”反應, 紅細胞凝集成團, 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環障礙, 造成嚴重甚至致命的后果。

而浙江大學研究組在給紅細胞穿上“外衣”后, 紅細胞的表面抗原免于被“覺察”, 避免了“凝集”反應。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王本副教授告訴筆者, 給細胞穿“外衣”的方法, 被稱為細胞表面工程。 6年前, 課題組受“雞蛋殼保護雞蛋以延長保存時間”的啟發, 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細胞表面工程的概念, 并成功應用在病毒疫苗的耐熱保存上。 科研人員給疫苗的衣殼上引入礦化基因, 礦化外殼令封閉的疫苗產生了很好的熱穩定性,

使疫苗在常溫下也能保存。

但是, 為紅細胞尋找合適的“布料”做“外衣”, 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王本介紹, 此前有科學家曾選取“聚乙二醇分子”作為細胞“外衣”, 將聚乙二醇分子植入細胞表面, 來阻礙血紅細胞的識別作用。 但由于聚乙二醇是一種人工合成材料, 使用壽命有限, 而且在某些條件下也會被機體識別為“外來物種”, 所以依然會產生針對它的免疫反應。

課題組成員做了多次嘗試后偶然發現了合適的材料——多巴胺。 王本介紹, 他們在使用多巴胺處理不同血型的雞的血液時, 并沒有發現紅細胞“凝集”反應, 于是他們將這種材料應用在人的血紅細胞上。

“我們對人體紅細胞進行了體外實驗, 實驗證實, 在血型錯配的情況下,

原本應該發生的反應不見了, 紅細胞的結構和攜氧能力等功能特征依然保持不變。 ”王本說, 更重要的是, 多巴胺經處理后所得到的聚多巴胺層的組成單元是人體內原本具有的物質, 相比聚乙二醇, 更為“天然”。

這一研究的難度, 除了尋找材料外, 還需解決“量體裁衣”問題。 王本說:“要讓多巴胺和紅細胞的結合‘宛若天成’, ‘衣服’不能包裹得太嚴實, 這樣會影響細胞膜本身的流動性, 影響紅細胞的輸氧功能;也不能包裹得太松, 這樣紅細胞的抗原有可能會‘暴露’。 ”

通過控制反應條件, 比如溫度、溶液的濃度、PH值等, 課題組找到了多巴胺與人體紅細胞結合的最佳條件。 隨后課題組又進行了小鼠試驗, 改造后的紅細胞保持著原始紅細胞的行為特征, 擁有類似的生命周期,即便經過多次輸血,也未激起免疫反應。

浙江大學的發現為臨床輸血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對于緊急情況下稀有血型的施救意義非凡。“如果儲存大量‘萬能血’以備緊急情況快速輸血之需,或者用于應對稀有血型人群的血液儲備不足,對于醫療衛生工作都將是無價的資源。”王本表示。

用基因工程體外培養“人造血”

與浙江大學另辟蹊徑制造“萬能血”相比,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遵循了制造血液替代物的傳統辦法。

王本介紹,愛丁堡大學的思路是從萬能O型血人群中提取皮膚細胞或血細胞,運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將這些細胞“返祖”變為“誘導多能干細胞”,然后經過1個月的體外培養來獲取“萬能血”,制成的“人造血液”將可適用于任何血型患者。這一過程采用成年人皮膚或者血細胞基因改良成干細胞,之后在模擬人體骨髓環境等條件下培育,最終過渡為成熟血紅細胞。

愛丁堡大學的這項研究總投資500萬英鎊,科學家在經過多年實驗后于今年4月成功培育出血紅細胞。下一步,他們將于2016年對臨床患者進行測試,三位地中海貧血癥患者最有可能首先測試,他們需要定期輸血。

王本表示,干細胞技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干細胞醫療有一個瓶頸——干細胞數量不足,而且雖然干細胞具有經培養不定期分化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干細胞都能定向誘導成為血紅細胞。

目前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通過改進技術,提高了干細胞轉化過程的有效性,使人造血液成功率達到五成。“但相比給細胞穿‘外衣’的技術,干細胞工程的成本非常昂貴。”王本說。

不論是浙江大學的細胞表面工程,還是英國的干細胞技術,由于一些尚無法解決的瓶頸,人類距離臨床應用人造血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王本告訴筆者,紅細胞變身“萬能血”仍是一項技術手段,目前的體外研究也只針對ABO血型系統做了測試,下一步非常有必要將該體系應用于RhD血型系統。“要真正運用到臨床,還需進一步的大動物模型試驗和臨床前試驗。如果每一步都進展順利,紅細胞‘穿外衣’技術應用到臨床最少也要5到10年。”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強調,“人造血液”代替捐獻血液成為一種主要輸血來源仍需至少20年才能實現,當前人們不應停止捐獻血液。 擁有類似的生命周期,即便經過多次輸血,也未激起免疫反應。

浙江大學的發現為臨床輸血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應用前景,特別是對于緊急情況下稀有血型的施救意義非凡。“如果儲存大量‘萬能血’以備緊急情況快速輸血之需,或者用于應對稀有血型人群的血液儲備不足,對于醫療衛生工作都將是無價的資源。”王本表示。

用基因工程體外培養“人造血”

與浙江大學另辟蹊徑制造“萬能血”相比,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遵循了制造血液替代物的傳統辦法。

王本介紹,愛丁堡大學的思路是從萬能O型血人群中提取皮膚細胞或血細胞,運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將這些細胞“返祖”變為“誘導多能干細胞”,然后經過1個月的體外培養來獲取“萬能血”,制成的“人造血液”將可適用于任何血型患者。這一過程采用成年人皮膚或者血細胞基因改良成干細胞,之后在模擬人體骨髓環境等條件下培育,最終過渡為成熟血紅細胞。

愛丁堡大學的這項研究總投資500萬英鎊,科學家在經過多年實驗后于今年4月成功培育出血紅細胞。下一步,他們將于2016年對臨床患者進行測試,三位地中海貧血癥患者最有可能首先測試,他們需要定期輸血。

王本表示,干細胞技術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干細胞醫療有一個瓶頸——干細胞數量不足,而且雖然干細胞具有經培養不定期分化的能力,但并不是所有干細胞都能定向誘導成為血紅細胞。

目前愛丁堡大學的科學家通過改進技術,提高了干細胞轉化過程的有效性,使人造血液成功率達到五成。“但相比給細胞穿‘外衣’的技術,干細胞工程的成本非常昂貴。”王本說。

不論是浙江大學的細胞表面工程,還是英國的干細胞技術,由于一些尚無法解決的瓶頸,人類距離臨床應用人造血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王本告訴筆者,紅細胞變身“萬能血”仍是一項技術手段,目前的體外研究也只針對ABO血型系統做了測試,下一步非常有必要將該體系應用于RhD血型系統。“要真正運用到臨床,還需進一步的大動物模型試驗和臨床前試驗。如果每一步都進展順利,紅細胞‘穿外衣’技術應用到臨床最少也要5到10年。”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強調,“人造血液”代替捐獻血液成為一種主要輸血來源仍需至少20年才能實現,當前人們不應停止捐獻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