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春節的最佳羊肉吃法推薦

 

小編推薦:羊肉養生食療功效及吃法推薦

羊肉, 是我國人們主要食用肉類之一, 也是冬季進補佳品。 羊肉肉質細嫩, 味道鮮美,

含有豐富的營養。 據分析, 每百克羊肉含蛋白質13.3克, 脂肪34.6克, 碳水化合物0.7克, 鈣11毫克, 磷129毫克, 鐵2.0毫克, 還含有維生素B族、維生素A、煙酸等。 羊肉可製成許多種風味獨特、醇香無比的佳餚。 涮羊肉, 烤、炸羊肉串, 蔥爆羊肉等, 是老少皆喜食的美味食品。
提醒:立春之後少吃羊肉
2月4日是立春。 作為春節後的第一個節氣, “立”是開始, 揭開了春天的序幕, 萬物都在等待復蘇。 白天漸長, 太陽暖和多了。 此時陽氣上升, 萬物萌生, 人體新陳代謝旺盛, 此時適當的調攝能使春陽之氣宣達。
立春一過, 天氣回暖, 熱氣騰騰的涮羊肉、烤羊肉就容易和氣候“撞車”, 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補過了頭。
確實, 羊肉能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 是一種優良的溫補強壯劑。
冬季常吃, 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 還能增加消化酶、保護胃壁、修復胃黏膜、幫助脾胃消化, 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但是, 進入正月, 特別是立春以後, 羊肉就不能作為餐桌上的常備佳餚了, 否則會對身體不利。
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簽》就指出, “春氣溫, 宜食麥以涼之, 禁吃熱物。 ”而羊肉正是“熱物”的代表, 多吃很可能會上火, 導致胃疼、大便幹結、咯血、咳嗽、黃痰等症狀。 當然, 也不是說一點羊肉也不能吃, 偶爾吃一點沒什麼大礙, 如果吃羊肉時能配點蘿蔔, 會減少羊肉的這種燥熱。

春節羊肉菜譜推薦:豆醬燉羊肉

這道菜的做法最能體現羊肉溫陽補腎的功效。

豆豉 豆醬燉羊肉
用於食療時, 羊肉味甘、性溫, 入脾、胃、腎、心經;溫補脾胃,

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症;溫補肝腎, 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症;補血溫經, 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豆豉、豆醬燉羊肉
豆豉、豆醬等美味的調味品都是黑豆做的, 與其他豆類相比, 其最大的優勢是補腎, 還能滋陰活血。
“小豆豆”大營養
紅豆大米粥 健脾胃
綠豆沙 補充維生素和纖維
豌豆火腿炒米飯 增強免疫力
芸豆燉排骨 補氣養心
日常食療方:黑豆與羊肉、狗肉一起燉, 能夠補腎陽, 尤其適合腎虛者食用。
另外, 黑豆還有“烏髮娘子”的美稱、用它製成的豆漿、豆腐等, 是鬚髮早白、脫髮患者的食療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