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止咳化痰藥

文章導讀

如果我們身邊有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的病人, 家裡就會常常備有止咳化痰藥, 雖然咳嗽並不是什麼的疾病, 但是長時間咳嗽得不到及早的治癒, 還會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 大多數的止咳化痰藥都是短處的鎮咳藥, 在止咳化痰的過程中, 我們首先應該瞭解咳嗽有痰的原因。

止咳化痰藥都有哪些呢?

止咳化痰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咳嗽的發病原因是有很多的, 但是止咳化痰藥要根據個人的病情決定。 如果咳嗽伴有其他的症狀, 我們就應該瞭解疾病的發病原因, 對症下藥才能夠保證止咳化痰藥的療效。

傳統中醫也認為, 素有咳喘的病人之所以反復發作, 是因為體內有痰邪作祟。 這種痰是一種伏痰, 又名宿根, 頗為頑固。 《內經》中有關於“聚於胃, 關於肺”的論述, 認為脾胃不足, 痰濁內生, 阻於胃而上逆犯肺, 導致咳嗽, 咳痰。 明代醫學家虞摶認為:“欲治咳嗽者,

當以治痰為先。 ”並舉例用南星、半夏、陳皮、枳殼之化痰理氣之品。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也講到:“哮喘必用薄滋味, 專主於痰”。 老中醫對於因痰導致的咳嗽診治, 認為痰屬於陰, 只有火氣的激越, 才會導致咳嗽、上氣, 應用小柴胡湯類方以和解清化的方法治療, 取得良好療效。 因此, 祛痰法是中醫治療咳喘疾病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方劑川貝母、羚羊角、麝香、沉香、天竺黃、青礞石、硼砂、豬去氧膽酸八味組成, 構思巧妙, 配伍精當, 具有良好的化痰清熱、止咳平喘的功效, 對於咳嗽、咳黃痰或白黏痰, 咽中痰多, 胸悶氣喘等症狀能夠明顯改善。 方中的主藥川貝母, 中醫認為其性寒質潤, 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軟堅散結的作用,

《本草匯言》中明言本藥可開鬱、下氣、化痰。 現代研究也表明, 該藥含有川貝堿、青貝堿等成分, 有明顯止咳祛痰作用;羚羊角是一味名貴中藥, 性寒味苦, 有良好的清肺解毒功效, 和川貝母合用, 增強化痰清熱的作用;青礞石、天竺黃質重性寒, 可豁痰清熱, 對於稠黏老痰、頑痰有很好作用;硼砂內服可清肺化痰, 現代研究表明, 其溶液偏鹼性, 而鹼性溶液中, 痰的黏稠度降低;豬去氧膽酸是從豬膽汁中提取的膽烷酸, 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沉香質重而性沉降, 可以納氣歸腎。 諸藥合用, 化痰清熱之功能增強, 痰熱既去, 咳嗽自平。

導致咳嗽有痰的發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感冒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慢性支氣管炎也是導致疾病的發病原因之一。

止咳化痰藥不能隨便用, 但是要保證止咳化痰藥的療效, 大家還應該重視自己的飲食調節, 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