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黃斑裂孔能治好的嗎

黃斑裂孔其實是可以治療的, 但是對患者而言要注意講究正確的方法, 現在手術治療可以說是比較有效的, 手術的治療目的就是為了緩解玻璃體黃斑牽拉, 有治療性玻璃體切割術就是常使用的手術方法。

1.、黃斑孔的手術治療以前是一個禁區,只有在有較大範圍的周圍視網膜脫離時才考慮。 近年來由於對黃斑孔發病機理的研究認識到黃斑孔的形成與玻璃體對黃斑中心凹切線方向的牽引密切相關。 因此廣泛開展了用玻璃體切割的方法切除中心凹前的玻璃體皮質治療黃斑孔。 手術目的為緩解玻璃體黃斑牽拉, 對I 期患者, 切除玻璃體特別是去除黃斑區前的玻璃體後皮質可使已脫離的黃斑中央小凹復位。 對已形成全層黃斑孔的患者, 手術目的則是多方面的, 包括緩解玻璃體黃斑牽拉、剝離與黃斑孔發病相關的黃斑前膜或視網膜內界膜、眼內氣體填塞以使黃斑孔閉合等。

對於難治性黃斑裂孔(如:大孔或復發孔), 使用自體血清、β2轉化生長因數(TGF-β2)或自體濃縮血小板塗抹于黃斑孔上可能增加孔區的脈絡膜視網膜粘連, 促使孔封閉癒合。

2.、適應證 (1) 治療性玻璃體切割術: 目的在於促使黃斑裂孔閉合及裂孔周圍視網膜淺脫離復位。

A. 明確診斷為II~IV期特發性黃斑裂孔, 視力明顯下降(0.05~0.4)、有明顯的視物變形者。 B. 黃斑裂孔形成時間在一年以內, 願意接受手術者。 (2) 在Gass對黃斑裂孔的分期中, I期黃斑裂孔並未形成全層黃斑孔, 約1/2患者I期黃斑裂孔可自發緩解, 所以多不主張對I期黃斑裂孔進行手術, 對具有發展為全層黃斑孔的高危患者可慎重選擇手術。 玻璃體切割是否可以預防全層黃斑裂孔形成尚無定論。 美國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結果, 對於I期黃斑裂孔患者, 玻璃體切割組與未手術觀察組比較, 全層黃斑裂孔發生率分別為37%和40%(P=0.81), 由於所觀察病例數尚少, 目前還不能肯定預防性手術的療效。 因此,
擬行預防性玻璃體切割手術治療I期黃斑裂孔需權衡利弊, 手術的“利”為緩解玻璃體對黃斑的機械牽拉, 而“弊”則為手術可能帶來的風險, 包括:手術操作可能引起全層黃斑裂孔、周邊視網膜醫源性裂孔、視網膜脫離、感染、晶狀體混濁等。

3、 手術方法及進展 傳統手術技術為標準三切口經睫狀體平坦部玻璃體切割術, 行人工玻璃體後脫離,

次全 切除玻璃體, 剝離黃斑前膜或黃斑區視網膜內界膜, 或輔以生物製劑封閉黃斑孔。 用20%~25%的SF6氣體行膨脹氣體/空氣交換。 術畢, 患者俯臥位約14天后, 玻璃體腔內氣體吸收, 恢復正常體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