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女性激素起伏大 牙齒問題多

青春期:女孩齲齒高於男孩

在兒童時期, 女孩一般比男孩出牙早, 加之喜歡吃零食, 所以, 乳牙的齲齒發病率女孩要略高於男孩。

到了青春期, 女孩內分泌會發生比較明顯的變化, 牙齦作為雌性激素的靶器官, 對炎症的刺激反應比其他時期明顯加劇。

廣州醫學院口腔醫院口腔內科主任江千舟說, 這個階段, 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 就容易出現牙齦紅腫、充血等症狀, 一旦在刷牙和咀嚼硬物時造成牙齦出血, 就發生所謂的———青春期牙齦炎。 如果病變發展嚴重, 可出現青少年牙周炎, 這個時候牙周組織被病菌侵害、破壞的進展非常迅速, 3-5年內即可出現牙齒鬆動和移位, 嚴重時20歲左右就要面臨拔牙。 據統計, 青少年牙周炎的發病率女性比男性高出3-5倍。

因此, 青春期發育期, 女孩子對自己的口腔衛生一定要提高標準, 發現牙齦炎時, 應去醫院做適當地進行治療,

及時控制病情發展。

懷孕期:孕婦牙病處理棘手

懷孕是女性身體發生劇變的另一個特殊時期, 妊娠會使女性體內雌性激素, 主要是孕酮的水準大大增高, 這會使得牙齦對炎症的刺激反應比平時更為激烈。 在臨床上, 醫生經常發現, 許多原本患有牙齦炎的患者, 在懷孕2-3個月內會出現牙齦增生、高度紅腫、極易出血的現象, 出現妊娠期牙齦炎, 有的甚至會長出黃豆至拇指大小的妊娠牙齦瘤。

因此,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口腔科主任房思煉強調, 準備懷孕的女性, 都應該到醫院做一次較為全面的口腔檢查及護理, 接受口腔健康預防措施的指導, 有效控制牙菌斑。 專家表示, 孕婦的牙病, 處理起來相當棘手, 用不用藥對母嬰都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而懷孕初期拔牙易引起流產, 而懷孕後期拔牙易誘發早產。

絕經期:防牙齦萎縮多補鈣

女性在45歲以後, 隨著絕經期來臨, 骨鈣的丟失加速、激素水準急速下降, 導致口腔牙齦免疫機能大幅下降, 牙齦萎縮, 牙槽骨外露, 令牙周炎有了可乘之機。 因此, 步入中年之後, 女性不僅需要注意攝取足量的鈣質, 加強運動, 以延緩骨鈣的丟失速度。 與此同時, 還應及時補充口腔及牙齦的營養, 保持口腔對各種牙齦、牙周炎症免疫機能的活力。

江千舟說, 可採取牙齦按摩的方法來防止牙齦萎縮, 減輕牙齦萎縮的程度, 促進牙齦的血液迴圈。 如果牙齒磨損、遇冷、熱刺激產生疼痛, 應及時治療, 最好使用脫敏牙膏或防酸牙膏,

並儘量避免咀嚼油炸和堅硬的食物。

值得提醒的是, 月經期間女性的痛覺神經比較敏感, 全身抵抗力相對較差, 所以月經期治牙病常感到疼痛, 而且容易發生感染。 因此, 女性最好不要在月經期治療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