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正確飲食 不怕胃潰瘍滋擾

饑餓不適、飽脹噯氣、用餐一小時後上腹疼痛……入冬以來, 李先生胃潰瘍時常發作, 不僅肚子整天咕咕叫, 還經常出現噁心、燒心等症狀。

像李先生一樣, 很多胃潰瘍患者在飲食方面很是頭痛:往往稍不注意, 胃就會立即向主人發出抗議。

牛奶雖然能一時稀釋胃酸, 但其所含的鈣和蛋白質更能刺激胃酸的分泌。

胃需要由完整的胃黏膜來保護。 而胃潰瘍恰恰是胃黏膜出現了糜爛和潰瘍面, 從而使胃失去了完整的保護。 其實潰瘍病的康復並非難事, 關鍵在於平時要遠離容易使人發生消化不良的食物, 培養正確的個體化飲食習慣。

建議:

1、選擇易消化飲食。

①不吃容易使胃酸分泌增多的過甜、過酸、過鹹、過熱、過冷、過硬的食物, 例如少吃芹菜、韭菜、雪菜、竹筍類、乾果類、幹豆類、油煎、油炸食物, 以及含粗纖維較多的粗糧。 這些都可以使胃酸增多, 損傷胃黏膜, 影響潰瘍面的癒合。 ②儘量選擇可以減輕胃腸負擔的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富有營養的稀飯、細麵條、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和豆製品。 儘量選吃蒸、燒、炒、燉的菜品, 因為煎、炸、煙熏食物不易消化, 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 不利於潰瘍面癒合。 ③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B、C的有利於潰瘍面癒合的食物,

如新鮮蔬菜、水果和雞蛋黃等。 由於雞蛋黃含有卵磷脂, 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薄的疏水層, 抵抗有害因數入侵, 因此常喝雞蛋湯有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④每日飲用牛奶不應超過250克, 因為牛奶雖然能一時稀釋胃酸, 但其所含的鈣和蛋白質更能刺激胃酸的分泌。

2.不吃刺激性食品。

杜絕飲烈酒、濃茶和醃製品。 辣椒、醋等也要儘量少吃。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以往提倡患者少吃多餐, 但這樣雖能暫時緩解疼痛, 卻容易使胃整日處在活躍狀態, 不利於潰瘍病癒合。 因此, 除急性發作期併發出血、嘔血時短期應 少食多餐外, 平時仍應堅持一日三餐, 定時定量, 細嚼慢嚥。 還要避免饑一頓飽一頓及睡前進食,

否則可刺激胃酸分泌, 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出血, 導致胃潰瘍反復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