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如果煩了,就請發呆走神吧

發呆, 字典上是這樣解釋的:因著急、害怕或心思有所專注, 而對外界事物完全不注意。 可我覺得還包括頭腦停頓——一片空白。

走神, 其詞意是: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 這倒是真的, 小的以前當學生時必修此功, 練得那叫爐火純青, 您不是火眼金睛, 嗨, 還真瞧不出來^_^

不過, 在大多數時候, 感覺這兩者都是混著的:你發呆什麼都沒想, 老師說會你走神了;如果想入非非嚴重了, 那狀態可就有點呆傻了……

分辨不清也沒什麼關係, 反正現在有研究證明, 這種狀態對大多數正常人來說, 是大大的有利。

心理學家表示,

發呆是正常人的一種心理調節, 偶爾發呆無傷大雅, 還有利於健康。 【查看:偶爾發發呆 讓大腦休息】

發呆可幫助人們減輕疲勞, 對大腦來說, 是很好的休息。 處在這種狀態下的人們會突然不願意思考, 使自己停滯在一個安靜的氛圍裡, 忘記一切。 會發呆的人, 覺得發呆是一種享受, 因為發呆的時候可放開所有, 不再有煩惱和憂愁, 整個空間都屬於自己的。 因此, 在發呆的時候, 人是輕鬆、快樂的。

發呆能創造純淨的自我空間, 安靜的冥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為組織器官輸送大量的氧氣和營養, 對於減少焦慮有著明顯的作用。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一項最新研究結果也發現, 人在走神時大腦的活動反而比科學家以前想像的更為活躍。

【查看:人們在走神時大腦活動更為活躍】

有關的科研人員還解釋說:“在走神的時候, 可能並沒有取得直接目標——比如在課堂上讀書或集中注意力聽講, 但思緒可能利用這一時間去解決你人生中更為重要的問題, 比如事業發展或個人關係。 ”——這個……是不是真這樣不太好說,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總之, 走神發呆的時候, 感覺的確不錯, 可以什麼都想, 也可以什麼都不想, 小小天地, 就你一人, 美!據講, 有的人發呆幾分鐘, 有的則能長達幾小時。 這就太過了吧。 所謂物極必反, 本來是個享受的、天馬行空的事, 可別弄成偏執的、念念不忘的袢啊。 如果經常出現走神發呆, 好像有點不受自己控制, 或伴隨一些其它的表現,

還是建議去心理機構或醫院作進一步的明確。

對於有自控能力的成人, 發呆是一種休息和調劑, 走神發呆太過尚且不好, 兒童的情況更要提高警惕。 發呆或是一種心理疾病。 如果任由孩子經常性發呆, 完全沉浸在自己獨立的世界中, 而家長不及時干預的話, 很有可能會發展成自閉。 若是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頻繁而又嚴重, 同樣建議家長及時到專業機構進行進一步的明確。

想想呀, 現在我們多忙啊, 連走神發呆都很吝嗇了。 如果真的很煩了, 不妨重拾此功, 聊做消遣吧。 注意, 貪戀太過, 誤工誤事者, 小可可是萬不負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