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胡頹子[圖]的功效與作用

胡頹子[圖]是一種中藥, 胡頹子[圖]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對於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藥物都是用胡頹子[圖]作為主要原料的, 但服用胡頹子[圖]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別名】 牛奶子根、半春子、半含春、石滾子、四棗、柿模、羊奶奶、甜棒錘

【來源】 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 胡頹子 Elaeagnus pungens Thunb.以 根、葉 及 果實 入藥。 夏季采葉, 四季采根, 立夏果實成熟時采果。 分別曬乾。

【性味】 根:苦、平。

【功能主治】 根:祛風利濕, 行瘀止血。 用於傳染性肝炎, 小兒疳積, 風濕關節痛, 咯血, 吐血, 便血, 崩漏, 白帶, 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根1~2兩,

葉、果3~5錢。

【備註】 (1)同屬植物 藤胡頹子 Elaeagnus glabra Thunb.功效類似。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出處】 《本草經集注》

上面就是胡頹子[圖]的一個介紹, 通過這些介紹我們可以瞭解到, 胡頹子[圖]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對於很多病症都可以有效的緩解, 但切記不要胡亂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