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春節疾病預防全攻略

春節期間, 兒科門診的患者很多, 大部分是呼吸道感染, 主要症狀有咳嗽、發燒、流鼻涕等。 春節來了, 如何讓孩子過個健康年呢?

一忌亂投醫:有不少家長, 孩子一生病就焦慮不安, 缺乏耐心。 看一次醫生沒有馬上見效立刻又跑到醫院。 有一個孩子的爺爺一周之內換了三位醫生給孩子看病。 一位孩子的媽媽, 孩子上午剛剛吃了第一付藥, 晚上就打電話焦急的問醫生:“我孩子還發燒, 怎麼吃了藥還不見好呢?”其實, 再靈驗的藥也不可能只吃一付就能好徹底, 最少要等兩三付藥之後才會見效。

二忌亂用藥:有家長老覺得孩子發燒厲害,

掛個吊瓶才好的快, 其實正確的治療原則應是:能口服則不採用肌肉注射, 能肌注則不採用靜脈點滴。 若是濫用抗生素, 會帶來一些副作用, 還會使孩子病程延長。 有些家長, 孩子有些感冒發燒的症狀, 就僅憑自己的經驗給孩子吃點藥了事。 這很容易誤事, 還是應該找醫生看一下。 像麻疹的早期表現是孩子發燒、咳嗽, 流腦則是發燒、嗓子疼, 如果家長僅憑表面現象來判斷, 很可能耽誤治療, 造成嚴重後果。

提醒:春節期間, 爸爸媽媽少不了帶上孩子走親訪友, 或者是一家人外出遊玩。 冬季尤其是開春時節, 呼吸道疾病比較多, 為健康著想, 應儘量少帶孩子到公共場所, 避免交叉感染。 嬰幼兒則要注意與外人的隔離,

如果和患感冒的人近距離接觸, 孩子很容易被感染。

孩子如果患了感冒, 家長要讓其多休息、多飲水。 多飲水有利於促進體內毒素的排泄。 過節期間, 餐桌上的飯菜十分豐盛, 對孩子來講, 不要讓其吃的過多、過膩, 家長應堅持飲食清淡的原則, 多讓孩子吃易於消化的食物, 給孩子吃點水果、蔬菜, 喝點稀飯、麵條等有助於消化的食物。 孩子因為感冒發燒不愛吃東西是正常現象, 家長不應該強迫。 其實, 孩子患感冒期間餓一點總比飽一頓對病情更有利。

中老年人要注意

春節外出旅遊, 成為越來越多人所青睞的度假方式。 在暢遊美麗風景時, 也要注意防病健康。

提醒:有冠心病史的中老年人出去旅遊時候最好攜帶急救藥物,

如速效救心丸、複方丹參滴丸等。 冠心病患者儘量不要爬山;從南方到北方旅遊要注意氣候差異以防感冒;要注意多喝水, 防止血液黏稠度過高誘發血栓性疾病;洗澡水不要過熱, 時間不宜過長。 由於老年人頸、腰椎已有退行性改變, 所以在坐車時要經常變換姿勢, 可不定時起來舒展一下身體。 一旦發生關節扭傷, 應立即停止活動, 冷敷患部, 之後可服用一些活血化瘀藥物。 另外, 老年人下山時最好拄拐杖來減輕膝關節負重。

我們大家都注意

過春節, 吃年飯, 與親友聚餐, 享用美味佳餚。 人們開懷暢飲, 大吃大喝, 容易出現營養過剩、營養失調。 因為吃得太飽, 或喝得太多, 就需要更多的消化液來進行消化,

可是消化液的分泌量有限, 加上胃脹得很大, 腸胃蠕動困難, 會加重了胃腸負擔、影響正常的消化機能, 情況嚴重的話, 可導致急性胰腺炎、腸胃炎等。 在節日期間, 無論外出吃飯還是在家裡聚餐都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 既要吃得好, 還要符合人體健康的需要, 這樣才能過一個快樂又健康的春節。

高血壓患者忌“鬧”。 節日期間, 家人歡聚, 親朋好友相會, 人多熱鬧, 大喜大樂, 可使大腦過於興奮, 血流加快, 小動脈痙攣, 血壓升高, 甚至誘發腦溢血。

冠心病患者忌“累”。 節日操勞過度, 或玩樂放縱無度, 心臟負擔加重, 可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感冒患者忌“聚”。 節日期間, 少不了走親訪友, 團聚一番, 但若患了感冒則最好在家休息, 這樣既有利於疾病康復,

又可避免將病傳染給他人。

消化性潰瘍患者忌“熬”。 我國民間有除夕之夜“守歲”的習俗,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也同家人一起熬夜, 或通宵看電視, 或整夜搓麻將, 使身體過於疲勞或睡眠不足, 易引起疾病發作或加重病情。

胰腺病患者忌“酒”。 節日裡, 美味佳餚豐盛可口, 如過量進食會刺激胰腺大量分泌胰液, 造成胰管壓力增高, 同時又大量飲酒, 致使胰管上皮破裂, 誘發急性胰腺炎。

膽道疾病患者忌“油”。 節日期間, 若大量食用油膩(尤其是動物脂肪)即會加重膽道的負擔, 成為急性膽囊復發和加重的“誘火線”。

肝病患者忌“酒”。 肝病患者飲酒, 會直接傷害肝細胞, 甚至使肝細胞變性或壞死, 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提醒:飲食少油少鹽少糖。 減少油脂的過度攝入, 多用蒸、煮、燉、烤、鹵等不用額外加油的方法制做菜品;這樣不但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 而且還可以減少食物的油膩感和重口味。 飲用一些含油脂量高的湯菜時, 可讓湯冷卻後把湯上的浮油凝結層除去。 慢性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更應該謹慎控制攝取量。

節日飲食注意不要太鹹。 節日期間副食吃多了, 食鹽的攝入量就更多, 血液中的鈉含量就會更高, 這不利於人體保持正常的血壓。

提醒:葷素搭配, 營養均衡。 雞鴨魚肉是過年時餐桌上的主角, 葷食吃得太多, 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而且葷菜幾乎都是酸性食品, 人體血液呈酸性, 血黏度和膽固醇都比較高, 人就容易疲勞, 同時人體的抵抗力也會下降。所以節日飲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魚大肉,多選用脂肪含量少的肉類,如羊肉、雞肉、深海魚肉等。最好和鹼性食物搭配著吃,以求人體的酸堿平衡。含堿量最高的要數海帶,其次是青菜、萵筍、生菜、芹菜、香菇、胡蘿蔔、蘿蔔等。

同時人體的抵抗力也會下降。所以節日飲食切莫餐餐都只吃大魚大肉,多選用脂肪含量少的肉類,如羊肉、雞肉、深海魚肉等。最好和鹼性食物搭配著吃,以求人體的酸堿平衡。含堿量最高的要數海帶,其次是青菜、萵筍、生菜、芹菜、香菇、胡蘿蔔、蘿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