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梁實秋是怎樣性教育的?

如今, 儘管人們的思想開放程度已經大大提高, 但是父母與兒女之間仍並非“無話不談”。 這中間恐怕以“男女之事”最為典型。 隨著年齡的增加, 可能許多家長也有讓孩子瞭解一些相關知識的想法, 但是大多數往往因“羞於啟齒”, 而不知如何開口。

因此, 對許多孩子來講, 對兩性知識的積累基本還處於“自力更生”的狀態。

梁實秋先生不僅學問非常了得, 而且對女兒的“性教育”也可謂是“別具一格”, 可能對處於這個階段的父母們也有所啟發。

梁實秋的女兒叫梁文薔, 自小就顯得早熟, 對周圍的事物充滿著好奇,

平時也總喜歡問一些兩性方面的問題。 在早期, 梁實秋夫婦覺得孩子小, 沒有怎麼放在心上, 一直沒有給予回答。 等女兒上了大學, 他覺得已有讓女兒瞭解一些知識的必要, 然而對兩代人之間, 這畢竟是“尷尬”事, 礙於顏面又不好當面言教。

一天, 梁文薔放學回家, 像往常一樣坐到客廳的沙發上休息, 並隨手翻閱身邊的雜誌, 這時候她發現有一本講解兩性生理衛生的雜誌, 隨即翻閱起來, 她發現原來裡面全是講授兩性生殖方面的知識。 第二天回家後, 她又發現了另一本講解兩性知識的雜誌, 以後天天如此。 這時候梁文薔明白了父母的用意。 但是梁實秋夫婦一直並未跟女兒當面說, 梁文薔也對此沉默不語, 但是每當雜誌更換,

她都會沉浸其中, 補充知識。

一段時間過後, 兩性雜誌從桌面上消失了, 這也宣告他們對女兒的性教育結束。 雖然梁文薔對父母這種過於迂回的教育方式並不是很贊同, 但是多年過後每當提及此事, 言語間仍充滿感激。

時至今日, 處於資訊時代大環境下的青少年, 已經可以多種管道地完成自己的青春期教育。 然而這種自力更生的方式畢竟有很大的盲目性, 更何況網路等媒介更是資訊混亂繁雜, “不健康的”資訊也可謂無處不在, 再加上孩子的自控力有限, 不良影響往往不可避免。 在這種情況下, 父母對孩子以適當的方式來進行良性的引導仍顯得十分必要, 而梁實秋的教育方式不失借鑒和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