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腎移植的治療方法

一不小心就會使自己生病, 這種腎移植是我們必須大問題。 怎麼辦呢?吃藥?看醫生?還是開不了口?

當今腎移植術後抗排斥治療的新的高效的免疫抑制劑不斷出現, 而抗排斥治療中的輔助用藥, 也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合理應用輔助藥物, 有助於患者減輕經濟負擔, 減輕免疫抑制劑的毒副作用, 保護和改善腎功能。 腎移植的抗排異治療就是免疫抑制治療。 適用於除同卵孿生者外的任何腎移植患者;常見藥物有:
硫唑嘌呤是應用最廣的抑制器官移植排異反應的藥物。 用法為:術前晚口服200mg, 術日晨繼服100mg,術後1~2天禁食,

故不用硫唑嘌呤, 術後第三日起每日口服50mg, 維持直至停用環孢黴素A, 然後逐步改為每天每千克體重2mg。 肝功能減退或移植腎功能減退時應減量, 最低維持劑量為每天每千克體重0.5~1.0mg。
腎上腺皮質激素常用強的松。 一般主張在移植當天開始給藥。 通常是先用較大劑量, 約每日每千克體重1~2mg, 以後逐漸減少, 直至每日10~20mg的維持量。 必要時可採用甲醛強的松龍衝擊療法。
環磷醯胺治療急性排異反應可採用環磷醯胺衝擊療法, 每天200~400mg靜脈點滴, 持續2~3天。 小劑量時可預防慢性排斥反應, 每日50~75mg口服。
環孢黴素年代初, 由於環孢素A的問世, 使腎移植的存活率出現了劃時代的進展。 由於環孢黴素A免疫抑制作用強且副作用比強的松、硫唑嘌嶺少,
因此已成為腎移植術後首選的抗排異藥物。
其他抗排異反應的藥物有抗淋巴細胞球蛋白、單克隆抗T細胞抗體、FK506等。 價格昂貴, 適用於移植腎功能延遲恢復及高危的腎移植患者。 持續應用免疫抑制劑是移植腎長期存活的必要條件。 腎移植患者千萬不可擅自停藥, 並應定期到醫院複診檢查, 向醫生彙報病情及服藥情況。

在平時生活的時候, 有些生活細節需要注意, 有些不好的生活習慣, 不僅不是好事, 還會破壞身體的平衡系統, 大家一定要注意, 這種情況嚴重會誘發腎移植, 從而喪失性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