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白雲瓜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本品始載于《滇南本草》, 雲:白雲瓜, 味甘甜, 無毒。 生金沙江邊有水處。 梗甚硬。 綠青淡黑葉。 開紫花。 根下結瓜, 生食令人不饑。 據《滇南本草》整理組考訂,

為旋花科植物藍花土瓜。

【拼音名】Bái Yún Guā

【別名】山蘿蔔

【來源】

藥材基源:為旋花科植物藍花土瓜的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rremia yunnanensis (Courch.etGagnep.)R.C.Fang [Ipomoea yunnanensis Courch.et Gagnep.]

採收和儲藏:秋、冬季挖取塊根, 除去泥土, 切片, 曬乾。

【原形態】藍花土瓜 多年生纏繞草本。 具紡錘狀塊根, 含澱粉。 莖細長, 圓柱形, 有細棱, 密被柔毛。 單葉互生;葉柄長0.4-2cm, 密被柔毛;葉片菱形或菱狀卵形, 長3-4.5cm, 寬1.5-3cm, 先端驟尖或銳尖, 具小尖頭, 基部楔形, 全緣, 兩面密被黃褐色絹毛;側脈7-9對, 近平行而不弧曲。 聚傘花序腋生, 著生1-3朵花, 或因花序梗二歧分枝而具多花;苞片及小苞片鱗片狀;萼片5, 不等長, 外方2片倒卵狀長圓形, 長0.8-1.2cm, 先端具短尖頭, 內萼片倒卵形或橢圓形, 長1.3-1.4cm, 先端鈍圓;花冠淡藍色, 狹鐘狀, 長3.5-4cm, 冠簷短三角形,

疏被黃褐色緣毛;雄蕊5。 不等長, 花絲基部擴大, 被毛;于房無毛, 2室, 花柱纖細, 柱頭2球形。 蒴果長圓形, 4瓣裂。 種子黑色, 無毛。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400-3000m的山坡草叢、灌叢中或草坡松林下。

資源分佈:分佈于雲南、四川。

【性味】甘;微辛;平

【功能主治】化痰通絡。 主中風不語;痰涎壅塞;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0g。 或熬膏服。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