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一拉肚子就輸液 腸道變得更紊亂

隨著氣溫升高, 胃腸道疾病也到了高發季節。 很多人一出現腹瀉, 就認為自己得了腸炎, 急於找些消炎藥、止瀉藥來吃。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郭紅副教授提醒, 腹瀉分為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兩類, 飲食不注意衛生, 吃了腐壞的食物、貪涼貪爽, 都容易導致腹瀉, 如果盲目吃藥輸液, 反而可能引起更嚴重的病症。

用益生菌 細菌病毒“通殺”

腹瀉是機體的一種反應, 將體內的病毒通過糞便排出。 一般而言, 夏季和秋季是腹瀉的高發期, 大多來得快去得也快。 “很多中青年人腹瀉都是因為飲食原因引起的,

症狀都不會太嚴重, 一天跑個四五趟廁所。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郭紅說, 由於細菌性腹瀉和病毒性腹瀉所表現的症狀相似, 如果自己沒有專業的醫學知識, 很難判斷, 因此若是要自己服用治療藥物, 很容易選錯。

不過, 若是症狀不嚴重, 可以服用調節腸道菌群的藥物。 “主要是起輔助作用, 對於腹瀉不是很嚴重的, 效果比較好。 ”它雖然不屬於關鍵藥物, 卻可“通殺”, 即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腹瀉都可以服用。 目前, 兒童腹瀉多使用媽咪愛, 成人則可選用美常安。

過度輸液 有害無益

“在節假日期間, 還有不少人還會因為剩菜剩飯吃壞肚子, 涼寒感冒、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引起拉肚子, 除了腹瀉外,

都不同程度地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 他們大多都是患上了急性結腸炎。 ”郭紅介紹, 這種病要治癒並不難, 真正讓人頭疼的是那些因為急著想治癒、忙著去輸液的人。 門診中經常都有這種病人, 39歲的張先生就是其中一個。 他發現患上急性結腸炎後, 就跑到小診所去輸液, 輸了兩天症狀好轉, 就停用。 過段時間又犯病就又去輸液, 總覺得這腸炎治不斷根。 折騰了四五次之後到醫院一檢查, 已經由腸炎變成了由抗生素引起的習慣性腹瀉。 這是因為反復用抗菌素治療, 不僅把腸道正常的菌群都殺死了, 還造成了大量黴菌的滋生, 反而比以前單純性的腸炎更難治療。

首選藥物治療 對身體傷害最小

急性結腸炎發作時, 正確的治療辦法是怎樣的呢?

郭紅提醒, 患者應先到醫院做個大便和血常規的檢查後再對症治療, 總共花費不過二三十元, 查清楚了再對症治療, 很多都是可以不用藥的。 即使需要用藥治療, 也最好先選用口服藥, 再考慮輸液。 可以服用一些奎羅酮類的藥物, 如氟呱酸, 或者空腹喝兩隻慶大黴素, 因為它只在腸道中被吸收, 所以口服同樣能起到治療作用。 此外, 發作期間多喝水, 吃點稀飯類的流食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 若是腹瀉嚴重, 一天跑十幾趟廁所, 大便特別清、稀, 要特別小心, 尤其是老年人, 很容易因此脫水, 嚴重甚至可能昏倒、誘發心臟病等。 此外, 腹瀉反復發作, 還可能是消化道癌症的先兆。 因此, 以上兩種情況, 建議先到醫院進行大便檢查,

排除相關疾病後, 再進行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