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槐白皮膏的功效與作用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的提升, 人們的生活品質卻在慢慢的下降, 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會這樣那樣的疾病, 那麼選擇什麼藥物好呢?中藥方劑可不可以呢?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方劑槐白皮膏。

【處方】 槐白皮、楝實, 各五兩;甘草、白芷, 各二兩;赤小豆二合, 桃仁六十枚;當歸三兩。

【炮製】 上七味俰咀, 以煎成豬膏一斤, 微火煎白芷黃, 藥成。

【功能主治】 治內外諸痔, 腫核結硬, 或癢發無時, 或痛不可忍, 或肛邊生瘡, 赤爛侵潰, 或鼠乳附核, 久不消散。

【用法用量】 每用摩瘡上, 日再用。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槐白皮5兩(銼), 赤小豆5合(搗碎), 白芷、甘草2兩, 木鱉仁2兩, 槐子3兩(搗碎), 楝子3兩, 當歸3兩。

【制法】 上細銼, 以豬膏1斤半, 以慢火煎, 候白芷黃赤色, 綿濾去滓。

【功能主治】 痔疾。 下部癢痛, 肛邊生肉, 結如鼠乳, 腫硬疼痛。

【用法用量】 取滓塗摩痔上。

【摘錄】 《聖惠》卷六十

【處方】 槐白皮5兩, 赤小豆2合, 楝實50枚, 桃人50枚, 當歸3兩, 白芷2兩, 甘草2兩。

【制法】 上以成煎豬膏1斤, 微火煎白芷色黃, 去滓。

【功能主治】 下部癢痛, 痔瘡。

【用法用量】 摩病上, 兼導下部中。

【摘錄】 《千金翼》卷二十四

【處方】 槐白皮5兩, 赤小豆5合, 楝實50枚, 槐實50枚, 當歸(切, 焙)3兩, 白芷2兩, 甘草2兩, 豬脂3斤。

【制法】 上銼細7味, 先煎脂令沸, 下諸藥同煎, 候白芷黃赤色, 綿絞去滓, 瓷盒盛。

【功能主治】 脈痔, 下部癢痛成瘡。

【用法用量】 每用塗摩瘡上,

1日3-5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二

對於槐白皮膏等很多中藥方劑來說, 如果改變各個中藥材的數量, 配比或是製作方法等, 都將會得出不同的效果, 所以我們要嚴格按照醫師的叮囑服用, 不要擅自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