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

提防“潛伏”你身的糖尿病

香港《文匯報》近日報導稱, 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已達7000萬人, 處於糖尿病前期人群占總人口比例達15%, 這意味著我國高血糖者的比例達四分之一。 10多年前, 我國糖尿病患者的年齡多數在50歲左右, 但近幾年新診斷的患者年齡大多在30至35歲左右, 發病年齡明顯提前。 治療糖尿病有哪些手段?人們對糖尿病的理解又有哪些誤區呢?

糖尿病有哪些徵兆

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數, 作用於機體, 導致胰島功能減退等, 進而引發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


臨床上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 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 即“三多一少”症狀。 據美國《生活科學》雜誌報導, 疲勞、創傷癒合緩慢、皮膚乾癢、腳部感到針刺麻木及視線模糊等也是糖尿病的徵兆, 但不是每位元糖尿病患者都會出現這些症狀。

我國最早的醫書《黃帝內經·素問》及《靈樞》中都對此病有記載, 當時稱為“消渴症”。

糖尿病患者體內無法正常合成或使用胰島素。 一個人吃掉的大部分食物會被分解為人體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質——葡萄糖。

但如果體內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 或者胰島素不能正常發揮作用, 葡萄糖就會停留在血液中, 而不會被吸收進細胞內參與代謝。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過高, 會造成神經和血管的損傷, 進而引起很多併發症, 如心臟病、中風、腎病、失明, 極端情況下甚至需要截肢。

糖尿病已不是“老年病”


很多人認為糖尿病離自己很遙遠, 是老年病。 殊不知, 糖尿病可能早已“潛伏”在年輕人身邊, 伺機而動。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劉得華指出, 糖尿病年輕化趨勢日漸明顯。

10多年前, 糖尿病患者的年齡在50歲左右, 但近幾年新診斷的患者年齡大多在30至35歲左右, 發病年齡明顯提前。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統計,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有2.33億人, 且正以每年700萬的速度增長。

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 估計到2025年, 全球將有3.8億人患糖尿病。

據劉得華介紹,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急劇上升、年輕化趨勢日漸明顯, 原因有多種。 首先是遺傳因素,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有家族性患病背景;其次是飲食結構改變, 例如從植物性膳食轉變為動物性膳食, 導致了總熱量過剩;還有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例如多吃少動導致肥胖;另外, 社會老齡化也導致了發病率的增高。

“很多年輕人自恃年輕體壯, 經常酗酒應酬、暴飲暴食, 經常熬夜, 再加上缺乏運動等諸多因素造成營養過剩, 加重胰島的負擔, 最終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劉得華強調, 越是年輕患者越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和治療。

糖尿病的治療包括控制飲食、運動、藥物治療、自我監測、科普教育五大方面。

其中, 控制飲食和運動是前提, 藥物治療是主要手段, 自我監測和科普教育是輔助手段, 五大方面相配合才能完滿地達到治療目的。

打破糖尿病五大迷思


據臺灣國泰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莉棋介紹,

亞太地區是糖尿病“紅色警戒區”。 進入21世紀, 全世界糖尿病人數以每10年增長一倍的速度增加, 且增加的地方幾乎都在亞太地區。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飲食習慣的改變。

事實上, 糖尿病的威脅, 很多都是飲食迷思造成的。

迷思一:我很瘦, 不會得糖尿病。

臺灣台安醫院營養師李嘉珮表示, 糖尿病常見的起因都是肥胖, 但體重沒有過重、飲食不均衡的人, 也可能罹患糖尿病。 例如, 常吃高油脂食物的人, 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會提高。

迷思二:吃少了, 就能控制血糖。

常有糖尿病患者抱怨自己已經吃得很少了, 血糖值還是居高不下。

“不要以為吃得很少, 血糖就一定降下來。 ”李嘉珮說。 因為身體有自然保護作用, 長時間攝取不到能提供足夠糖分的食物, 身體就會啟動其他升糖荷爾蒙,促進肝醣(肝糖原)分解,因此血糖不會降低。

相對地,暴飲暴食會造成血糖突然升高,“固定時間吃、吃固定的量”才是最佳守則。

迷思三:不吃澱粉、甜食,是控制血糖的好方法。


黃莉棋表示,很多人以為吃澱粉或吃甜食會造成糖尿病,其實食物中隱藏的糖和油是更容易被忽略的危險。專家們建議,沒有哪種食物要刻意減免,重點是要“適量”。黃莉棋說,臺灣衛生署對澱粉攝取的標準是一日3碗白飯的量,很多人不吃這麼多澱粉,卻常一口吞下一大塊炸排骨。

如果刻意減省某一類食物,造成飲食不均衡,對身體也有害。李嘉珮提醒,要每餐均衡,如果只吃主食而沒有其他食物,消化吸收快,血糖會快速飆升,反而不利於血糖控制。很多年輕女孩為減肥,喜歡以肉代飯,卻容易造成越減越肥,也會給身體帶來傷害。

迷思四:總量控制,萬事大吉。

李嘉珮提醒,飲食時“定量”很重要,但注意食物“品質”,更能事半功倍。

例如攝取蛋白質時,從飽和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腐、豆干選起。接著可以選擇魚類、雞肉,如果吃一般紅肉(在烹飪前呈現出紅色的肉,豬、牛、羊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則要注意選擇油花少的。

攝取主食時儘量避免精緻加工的,改選全麥類等富含天然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對血糖穩定有幫助的食物。

迷思五:睡眠習慣與血糖控制沒關係。

作息不規律、日夜顛倒,會影響荷爾蒙調節,和血糖偏高、血脂偏高都有關係。

身體就會啟動其他升糖荷爾蒙,促進肝醣(肝糖原)分解,因此血糖不會降低。

相對地,暴飲暴食會造成血糖突然升高,“固定時間吃、吃固定的量”才是最佳守則。

迷思三:不吃澱粉、甜食,是控制血糖的好方法。


黃莉棋表示,很多人以為吃澱粉或吃甜食會造成糖尿病,其實食物中隱藏的糖和油是更容易被忽略的危險。專家們建議,沒有哪種食物要刻意減免,重點是要“適量”。黃莉棋說,臺灣衛生署對澱粉攝取的標準是一日3碗白飯的量,很多人不吃這麼多澱粉,卻常一口吞下一大塊炸排骨。

如果刻意減省某一類食物,造成飲食不均衡,對身體也有害。李嘉珮提醒,要每餐均衡,如果只吃主食而沒有其他食物,消化吸收快,血糖會快速飆升,反而不利於血糖控制。很多年輕女孩為減肥,喜歡以肉代飯,卻容易造成越減越肥,也會給身體帶來傷害。

迷思四:總量控制,萬事大吉。

李嘉珮提醒,飲食時“定量”很重要,但注意食物“品質”,更能事半功倍。

例如攝取蛋白質時,從飽和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腐、豆干選起。接著可以選擇魚類、雞肉,如果吃一般紅肉(在烹飪前呈現出紅色的肉,豬、牛、羊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則要注意選擇油花少的。

攝取主食時儘量避免精緻加工的,改選全麥類等富含天然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對血糖穩定有幫助的食物。

迷思五:睡眠習慣與血糖控制沒關係。

作息不規律、日夜顛倒,會影響荷爾蒙調節,和血糖偏高、血脂偏高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