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痛風的症狀早期表現 痛風需早發現早治療

痛風早期症狀表現

早期痛風一般為痛風病的初發期, 起病較急, 主要表現為發病的關節會有紅腫脹痛、劇烈疼痛、身體發熱等不適症狀。 患者多集中在夜間發作, 常就寢前一切如常, 午夜或淩晨足趾痛如刀割而驚醒, 逐漸疼痛加劇。 發作的關節一般為單關節, 不對稱。

受累的部位:大腳趾關節,其次是足背、踝、膝、指、腕、肘等, 而肩、髖關節和脊柱則很少受累。 如果此時沒有對痛風病進行有效的治療, 將會拖延痛風病情, 而變得更加嚴重, 因此, 出現痛風就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診。 (推薦閱讀:痛風怎麼辦快速止痛)

痛風發展過程症狀表現

根據痛風發展過程、發病的急緩可以將痛風分為以下幾種:

急性期痛風

急性發作期的痛風病症狀主要表現為突然出現的關節劇烈疼痛, 並且頭痛呈進行性加重, 一般多在下半夜發病, 表現為腳踝關節或腳指, 手臂、手指關節處疼痛、腫脹、發紅,

伴有劇烈疼痛。 多數患者在發病後2周左右可自行緩解, 部分患者可伴有寒戰發熱、頭痛心悸等全身症狀。

間歇期痛風

痛風的間歇期是指從一次痛風發作緩解到下一次痛風發作之間的時間段。 間歇期的痛風病症狀主要表現為血尿酸濃度偏高,

如沒有採用降尿酸的方法, 發作會頻繁, 痛感加深, 病程延長。 部分患者在受到侵犯的關節處可出現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脫屑和瘙癢等症狀。

慢性期痛風

痛風在慢性期臨床表現為持續的關節腫痛、壓痛, 甚至可導致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

此時痛風頻繁發作, 身體部位開始出現痛風石, 隨著時間的延長痛風石逐步增多、增大, 還可出現慢性關節炎、尿酸結石和痛風性腎炎及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