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警惕腦血栓防治切勿進入這幾個誤區

不少人認為, 腦血栓就像身體裡安著的不定時炸彈, 拆不了也控制不了。 實際上, 動脈粥樣硬化是引爆這枚炸彈最主要的‘導火索’, 醫學上稱為缺血性卒中。 只要積極降低膽固醇, 就能有效遠離它。 在腦血栓的防治過程中切勿進入這幾個誤區。

誤區1 腦血栓根本預防不了

腦血栓的特點有“四高”, 即高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 不少人對它的預防沒有信心, 從那些長年堅持吃素、運動卻仍然遭遇腦梗的朋友經歷來看, 所謂的“預防”似乎也沒有用處。 更有些老年朋友說, 我一直堅持吃阿司匹林,

怎麼也會得卒中呢­

實際上, 與腦血栓密切相關的是膽固醇水準, 其中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俗稱“壞”膽固醇)升高, 卒中風險就會增加, 而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每降低10%, 腦血栓風險就降低15.6%。 在抗血小板治療, 降壓等治療基礎上, 降低LDL-C可以使患者有更多的獲益。

對於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或代謝綜合征等腦血栓危險因素的動脈粥樣硬化人群, 在低膽固醇膳食治療的基礎上, 聯合他汀類藥物治療可以顯著降低腦梗風險。 臨床研究顯示, 阿托伐他汀可以使曾經有過卒中的患者再發的風險降低16%。

誤區2 定期輸液稀釋血管就能防腦血栓

首先, 血黏度化驗本身就缺少科學性, 如今在很多大醫院已經被廢棄, 拿血黏度作為腦血栓檢測指標缺乏依據。

其次, 預防腦血栓是一場“持久戰”, 它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種表現, 而定期輸液只是突擊行為。 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動脈血管內壁慢慢沉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使血管變窄、被阻塞住。

這些斑塊正是一個個“不定時炸彈”, 隨時可能破裂, 導致急性腦梗、心梗。 拆除炸彈, 需要控制動脈粥樣硬化進程, 跟預防腦血栓與控制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密不可分, 是一個長期過程。

誤區3 嚴格素食、多運動就能預防腦血栓

不少人把膽固醇異常看作是多吃少動帶來的“富貴病”。 膽固醇異常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生活方式病。

它雖然與飲食運動有一定關係, 但並不是只要忌口、多運動就能解決的。

在導致腦血栓的危險因素中,

年齡、性別、家族史等危險因素不可改變。

在可以改變的因素中, 引起嚴重危害的主要是膽固醇異常, 尤其是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 此外, 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有吸煙習慣也是導致膽固醇沉積、誘發腦血栓的重要因素。

很多體重較輕的瘦人與嚴格素食者以為自己絕不會發生血脂偏高、膽固醇異常問題, 其實, 只要他有上述危險因素, 都可能因此出現腦血栓。

誤區4 體檢化驗單沒有“箭頭”就是正常

不少遭遇過“小中風”的患者常感到迷惑:我的體檢化驗單多年來一直都沒有顯示異常的箭頭, 為什麼我就出現腦血栓、心梗了呢­

一般人群和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等疾病, 或者已經發生過腦血栓、心梗的患者,

血脂治療值和目標值與化驗單上顯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

他們的血脂目標值要求更嚴格, 要低於血脂化驗單上的參考值, 即“壞”膽固醇LDL-C需低於80mg/dL或者2.1 mmol/L。

重點人群, 即40歲以上男性、絕經女性、肥胖、有黃色瘤, 有血脂異常及心腦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膽固醇指標也不能僅僅參考化驗單上“不高於3mmol/L”這一指標。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 此類人群應每年檢測一次血脂。

保健品或中藥可以軟化血管, 預防腦血栓

現在民間採用保健品和中藥降低膽固醇, 預防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做法非常普遍。

保健品的作用不明確, 中藥作為治療高脂血症輔助用藥的確也具有一定療效, 但目前仍然缺乏明確的臨床研究依據。 因此, 保健品或中藥是無法取代藥物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