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敢熬夜么?睡眠不足導致動脈硬化
2月13日, 美國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篇文章揭開了睡眠和心血管疾病之間的分子細胞生物學機制。 他們發現, 睡眠不足會增加炎癥細胞, 這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
盡管已有很多研究證明了睡眠不足或睡眠中斷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癌癥以及心臟病的風險, 但人們并不清楚這其中的確切原因。 研究人員希望從分子細胞生物學的角度, 解釋睡眠和心血管健康之間的聯系。
在這項研究中,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組經過基因工程改造患上動脈粥樣硬化的小鼠模型,
隨著時間的推移, 結果顯示, 與其他小鼠相比, 睡眠不足的小鼠動脈斑塊逐漸變大, 血管中某些炎癥細胞(如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水平是正常小鼠的兩倍。 同時, 睡眠不足的小鼠大腦中產生的調節睡眠的荷爾蒙hypocretin的含量也較低。 這是一種由大腦產生的激素, 被認為在調節睡眠和清醒狀態中起著關鍵作用。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 hypocretin通過與骨髓中的中性粒細胞祖細胞相互作用來調節炎癥細胞的產生, 與動脈硬化的產生密切相關。
研究人員還發現, 與其他小鼠相比, 睡眠不足的動脈粥樣硬化小鼠在補充hypocretin激素之后, 產生的炎癥細胞會更少, 動脈粥樣硬化程度也更低。
“我們已經知曉, 大腦激素可以控制骨髓中炎癥細胞的產生, 從而有助于保護血管免受損傷。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Filip Swirski博士指出, 這種抗炎機制受到睡眠的調節。 如果你經常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質量不佳的話, 這種機制就會失效, 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美國國家睡眠障礙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Twery博士指出, “這似乎是迄今為止將睡眠和心血管健康聯系起來的最有力證據。 ”這也是一個重要的突破, 深入了解睡眠對心血管健康影響的機制將有助于研發更好的心血管疾病治療方法。
參考資料:
Nature:Sleep modulates haematopoiesis and protects against atheroscler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