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科學補碘 保護智力正常發育

採訪專家:張錦周 主任醫師 深圳疾控營養與食品衛生科副主任

2014年5月15日是我國第21個“防治碘缺乏病日”,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科學補碘, 保護智力正常發育”。 1994年, 國務院以法規的形式把食鹽加碘作為我國的一項國策確定了下來, 採取以食鹽加碘為主的防控措施, 取得顯著成效。 我國在2000年基本達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標, 防治成果一直維持到現在, 處於持續消除碘缺乏病狀態。 自2010年以來, 未發現地方性克汀病新發病例, 人群碘營養總體處於適宜水準。

一、碘缺乏病的病因及危害

碘缺乏病是由於自然環境中缺少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碘,

使機體攝入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損害, 包括地方性甲狀腺腫和地方性克汀病。 我國曾是碘缺乏病非常嚴重的國家, 估計新中國成立初期有地方性甲狀腺腫患者2000萬人、嚴重克汀病患者25萬人。 碘缺乏對人類最大的危害是影響腦發育, 可導致兒童智力和體格發育障礙。 在嚴重缺碘地區可致克汀病的發生, 在輕度缺碘地區可出現智力落後, 並有神經系統損傷、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由於這種損害不容易被發覺, 對人口素質和社會發展的危害更大。

二、食用碘鹽能有效地預防碘缺乏病

補碘有多種措施, 但各國經驗證明, 最安全、有效、簡便而又容易堅持的便是食用加碘鹽。 美國、瑞士等歐美發達國家早在上個世紀20年代就推行了“全民加碘”的政策。

從醫學角度看, 對一個正常的成年人而言, 每天攝入1000微克以下的碘不會對人體發生毒副作用。

三、科學補碘, 保護智力正常發育

補碘干預作為一項公共衛生措施, 預防碘缺乏病的效果已被廣泛認同。 以深圳市為例, 為保證補碘的科學性和安全性, 深圳市疾控部門每年均對碘鹽進行監測, 深圳市食鹽加碘平均濃度2012年為26.3mg/kg, 2013年為25.4mg/kg, 保證了深圳市民碘的攝入量維持在一個適宜的水準。 2002、2005、2009、2011年開展的深圳市學齡兒童智力測驗發現, 深圳市學齡兒童IQ得分均值呈逐年上升趨勢, 2002年為100.88分, 到2011年為108.26分, 且大於120分的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 表明科學補碘, 有效地保護和提高了兒童的智力。

四、消除碘缺乏病工作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由於碘缺乏病是環境缺碘而引起的一種地方病, 所以缺碘地區要引起高度重視。 碘是人體體內必需的微量營養素, 而碘在體內儲備能力有限, 攝入多餘的碘不能長久在體內儲存而是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因此, 需要每天不斷的少量攝取, 通過食鹽加碘的方法就能確保所有人每天能攝入到體內所需要數量的碘。 為此, 全市各級政府須高度重視, 將消除碘缺乏病作為一項長期任務常抓不懈。 同時, 也呼籲廣大居民積極參與消除碘缺乏病工作, 從我做起, 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識, 自覺食用合格碘鹽, 拒絕非碘鹽。

五、碘鹽的正確購買與科學保存及使用

廣大群眾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應到有食鹽零售許可證的商店購買碘鹽, 不買私鹽販子的鹽, 不食用散裝鹽。 購買的碘鹽應妥善保存:盛放碘鹽的器皿應加蓋, 存放在陰涼、乾燥處避免受日光直射, 不能太靠近灶台避免高溫影響, 存放時間不宜過長, 應隨用隨買, 適當儲備。 為防止碘丟失, 食用碘鹽時應注意:不能用水淘洗鹽, 在加工食物快熟時才放鹽, 不宜過早;不要把碘鹽放在鍋裡炒或放在油鍋裡煎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