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寶寶腹瀉影響發育

嬰兒常發生以腹瀉為主的腸胃功能疾病,而且主要發生於三~五歲的寶寶身上。

最常見的腹瀉原因是之一,是媽媽將餵食寶寶的牛奶泡得過濃,或是寶寶喝了過量的牛奶,如此形成的「慢性腹瀉」,長久下來會讓寶寶營養失調,身體發育遲緩。

腹瀉的原因如果是由細菌、病毒感染而起也是嬰幼兒常見的情形。其中又以一種長得像輪子狀的「輪狀病毒」感染為多數。感染病毒的寶寶大便次數多達十餘次甚至更多,且大便中多伴隨著大量的水份,因此若腹瀉情形嚴重,會導致寶寶脫水,甚至休克的現象。

怎樣預防寶寶腹瀉

要預防寶寶腹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母乳來喂哺小孩。因為母奶容易消化,而且具有免疫細胞及抗體,所以吃母奶的寶寶比較少拉肚子;即使拉肚子,也很少會引起長期的慢性腹瀉。

另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防治辦法,注意雙手的清潔、奶瓶的消毒工作。沖泡好的牛奶也不宜放置過久,以免孳生細菌。如果開始要讓小朋友攝取副食品時,要記得把握由單項、少量開始添加的原則。

如果小孩已有腹瀉的情況,也不用擔心,只要適當的減少進食,飲食也宜選擇容易消化的食品,例如嬰兒可食用去掉不容易消化的乳糖的醫用奶粉;較大的孩童則可食用不油膩的稀飯、饅頭。

在用藥方面,細菌所引發的腸炎可根據菌種選擇適合的抗菌藥;如果是病毒性腸炎就沒有特殊的藥品,必須靠寶寶本身的免疫系統來克服。

其實腹瀉的主要治療原則,是多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如果只是單純的止瀉會使存在體內的細菌病毒無法隨大便排出,反而加重嬰幼兒的病情。

不要過於擔心寶寶的腹瀉問題,身為媽媽的你只要細心照料,寶寶都能安然度過這段時期。還有,因小baby皮膚細嫩,水狀大便會刺激皮膚而發炎,所以媽媽更不要忘了在寶寶腹瀉後,用溫水清洗屁股並保持小屁屁的乾爽。

嬰幼兒厭食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對事物非常感興趣,食欲非常好,能夠很順利的用餐。而另外有些孩子對吃飯沒有興趣,即使豐盛的美食擺在面前也不感興趣,這種情況就是厭食。

如果厭食持續時間較長,就會影響小兒身高、體重的正常增長,稱為厭食症。厭食症要與假性厭食做鑒別。顧名思義,假性厭食並不是真正的厭食,而是家長過分重視孩子的食量,可又掌握不好孩子的食量標準,總以為孩子吃得少。

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說明:

1、每個孩子的胃口都不一樣,有的孩子食物吸收利用率高,有的孩子食物吸收利用率低,就是說同樣吃了營養成分數量相同的食物,有的孩子營養已能滿足自身需要,有的孩子則顯不足。所以孩子吃多吃少,不能互相攀比,即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食量,只要孩子身高、體重正常增長,就不算真正的厭食。

2、有些孩子愛吃零食,到正餐的時候,吃飯量就少,這種飲食狀態也會影響孩子身高、體重增長,但是也不能視為厭食症。

小兒厭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1.身體原因:

(1)胃腸道疾病的影響: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慢性腸炎以及各種原因的腹瀉及慢性便秘等都可能會引起小兒厭食症。(2)藥物的副作用會引起消化道變態反應,易引起噁心、嘔吐等,如紅黴素、氯黴素、磺胺類藥物以及氨茶鹼等藥物會導致食欲不振,厭食。

維生素A或維生素D中毒也表現有厭食。(3)身體缺乏某種微量元素及某些內分泌素不足也有可能引起厭食。如缺鋅常表現有厭食,某些內分泌素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激素相對不足也可表現厭食。(4)全身性疾病如結核病、膠原病、貧血、等慢性感染病。(5)肝功能不全、高血壓、酸中毒、尿毒癥、以及心功能不全消化道淤血。

 2.父母方面的原因:

(1)餵養不當因為家庭經濟改善、市場兒童零食供應增多,小孩子容易受不了誘惑亂吃零食,高蛋白、高糖的飲食使食欲下降,兩餐之間隨意吃糖果、點心、花生、瓜子等零食,以及吃飯不定時、生活不規律都影響食欲;(2)錯誤教育的影響:家長對兒童要求過高,限制自由,阻止與其他兒童玩耍,或限制他想去的地方,影響其情緒,使食欲降低。家長過分注意兒童進食,容易因為一次的進食不成功而對孩子發脾氣,反復誘導或以威脅手段使小兒容易患上厭食症;(3)家長本身有厭食偏食的習慣,給孩子留下不良的印象。

 3.小兒情緒的影響:

(1)因家長溺愛對小兒進食採取不適當的態度,反而引起神經性厭食。(2)夏季氣候過熱,濕度過高以及過多的冷飲都影響消化液的分泌,而影響食欲。

(3)急性精神刺激:如小兒受到強烈驚嚇之後,精神萎靡、活動受抑制,食欲降低。這種厭食,往往時間不會太長,恐嚇心理過去食欲也就會恢復。(4)亞急性或慢性精神刺激:離開親人及熟悉的環境進入托兒所或其他新環境時,對新環境不適應,情緒低落,食欲降低。家庭不幸或父母離異等情況都有可能是厭食症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