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網路成癮綜合征是什麼

作為資深線民和心理醫生, 我時常處於矛盾之中。 一方面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不斷地教導更多的年輕人學會和使用網路;一方面又要不斷為網際網路引起的各種家庭、社會、心理問題排憂解難。

雖然互聯網有利也有弊, 然而它畢竟是清新拂面的和煦春風, 遮不住擋不得。 但誰也不能忽視網路帶來的心理問題, 最嚴重的莫過於網路成癮綜合征了。

請看一幅誇張的網路癮君子的畫像:(1)看到有底線的地方, 都情不自禁地想用滑鼠去點一下;(2)上廁所的途中都要折回來查看一下有無Email;(3)好朋友全是未曾謀面的網蟲;(4)與人見面的第一句就是“你的主頁是什麼”;(5)點擊到一個無法打開的頁面時感到不安和煩躁;(6)為自己、為孩子、小貓小狗都設計了精美的網頁;(7)看到任何好的東西都想收到自己的“我的最愛”中;(8)每天都要到“Chat Room”(聊天室)等待網上情人,

一日不見, 便用ICQ呼她一百遍方才死心。

美國匹茲堡大學心理學教授基姆伯莉博士創辦的網路成癮綜合征研究中心表明, 患者最明顯的症狀, 就是在網路上工作時間失控, 試圖減少操作時間一般難以做到。 這些人早晨醒來後有一種立即工作的需求, 有關網路的情況反復出現在夢中或想像中。 患者多沉湎于網上聊天或網路遊戲而忽視現實生活的存在, 或對現實生活不再滿足。

患網路成癮綜合征後, 學生常出現成績下滑, 考試不及格, 對人際關係感覺冷漠。

對網路的調查結果更是令人吃驚, 100名網際網路用戶中有22名認為使用網路有類似吸煙上癮的感覺, 而最具有成癮危險的則是那些在家操持家務的妻子或丈夫, 而非年輕學生。 在“無網不至”的美國, 因網路而離婚的人數已占離婚人數的1/3, 而對婚姻造成最大威脅多是聊天室。 不少人因沉湎於上網而忘了身後的家庭。 由於在網上人們比現實更易於也更敢於表露自己的情感, 因此更易於形成“網上關係”, 這種虛擬的網上關係會沖淡婚姻關係, 甚至出現“網上情人”挑戰現實婚姻的尷尬局面。

隨著網際網路廣泛應用, 來自網路的挑戰越來越大。

因此, 心理學專家對上網者及其親屬提出如下忠告:(1)嚴格控制網路的使用時間;(2)每天應抽出2~3個小時與同事、家人進行現實交流;(3)及時發現形成網路成癮綜合征的各種症狀;(4)網路成癮綜合征尚無特效治療方法, 一旦出現, 只有強制限定使用時間, 必要時去接受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