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缺鐵性貧血咋治療呢

缺鐵性貧血其實是很嚴重的疾病的了。 這時候病人往往是有體內貯存鐵消耗殆盡的問題的了。 往往就沒辦法繼續去滿足正常紅細胞生成的需要, 所以因為這些原因的話, 那麼病人才發生的貧血。 而且病人往往會進一步的呈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咋治?

1.病因治療 應盡可能地去除導致缺鐵的病因。 單純的鐵劑補充只能使血象恢復。 如對原發病忽視, 不能使貧血得到徹底的治療。

2.鐵劑的補充 鐵劑的補充治療以口服為宜, 每天元素鐵150~200mg即可。 常用的是亞鐵製劑(琥珀酸亞鐵或富馬酸亞鐵)。 于進餐時或餐後服用, 以減少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鐵劑忌與茶同服, 否則易與茶葉中的鞣酸結合成不溶解的沉澱, 不易被吸收。 鈣鹽及鎂鹽亦可抑制鐵的吸收, 應避免同時服用。 患者服鐵劑後, 自覺症狀可以很快地恢復。 網織紅細胞一般於服後3~4天上升,

7天左右達高峰。 血紅蛋白于2周後明顯上升, 1~2個月後達正常水準。 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後, 鐵劑治療仍需繼續服用, 待血清鐵蛋白恢復到50μg/L再停藥。 如果無法用血清鐵蛋白監測, 則應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後, 繼續服用鐵劑3個月, 以補充體內應有的貯存鐵量。

3.如果患者對口服鐵劑不能耐受, 不能吸收或失血速度快須及時補充者, 可改用胃腸外給藥。 常用的是右旋醣酐鐵或山梨醇鐵肌內注射。 治療總劑量的計算方法是:所需補充鐵(mg)=(150-患者Hb g/L)×3.4(按每1000gHb中含鐵3.4g)×體重(kg)×0.065(正常人每kg體重的血量約為65m1)×1.5(包括補充儲存鐵)。 上述公式可簡化為:所需補充鐵(mg)=(150-患者Hb g/L)×體重(kg)×0.33。 首次給注射量應為50mg, 如無不良反應, 第2次可增加到100mg, 以後每週注射2~3次, 直到總劑量用完。

約有5%~13%的患者于注射鐵劑後可發生局部肌肉疼痛、淋巴結炎、頭痛、頭暈、發熱、蕁麻疹及關節痛等, 多為輕度及暫時的。 偶爾(約2.6%)可出現過敏性休克, 會有生命危險, 故注射時應有急救的設備(腎上腺素、氧氣及復蘇設備等)。

溫馨提醒:缺鐵性貧血的飲食上其實的話, 也是有很多的可以去適宜吃的東西的了。 而且往往病人是可以吃一些高蛋白飲食的事物的額了。 這時候的病人其實可以多吃一些奶及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