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犛牛角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Máo Niú Jiǎo

【英文名】Yak horn

【別名】犛牛、旄牛、犣牛、毛犀、貓牛、竹牛、毛牛

【來源】

藥材基源:為牛科動物犛牛的角。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s grunniens Linnaeus.

採收和儲藏:宰殺犛牛時鋸下牛角, 陰乾或低溫烘乾。

【性味】味酸;鹹;性涼

【歸經】心;肝;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熄風。 主高熱驚癇;血熱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不湯, 15-30g。

【各家論述】《本草綱目》:治驚癇, 熱毒, 諸血病。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