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醫生信箱上
甲流蔓延,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如今,甲型H1N1流感非常嚴重,我想讓家人佩戴口罩預防。 請問,如何佩戴口罩才會有效呢? 四川 王秀純
選擇合適的口罩口罩必須大小適合,材質表裡如一,防止裡層用其它材料代替。 厚度與標示上一致,較厚。 包裝標示完整,有生產廠名、產地,最好有獨立小包裝。
正確佩戴方法系緊固定口罩的繩子,頭帶分別綁於頭頂後及頸後,使口罩緊貼面部,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 佩戴口罩後,避免觸摸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洗手。
不適宜人群心臟或呼吸系統有困難的人(如哮喘、肺氣腫)、孕婦、佩戴後頭暈、呼吸困難和皮膚敏感的人群不適宜佩戴口罩。
口罩不宜長期戴如果長期戴口罩,會使鼻黏膜變得脆弱,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故不能長期戴口罩。 口罩只能在特殊的環境中戴用,例如在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當然,在野外行走,為抵禦風沙和寒冷,或在有空氣污染的環境中活動,是需要戴上口罩的,但時間不宜過長。
及時清潔口罩在不戴時,應疊好放入清潔的信封內,並將緊貼口鼻的一面向裡折好,切忌隨便塞進口袋裡或是在脖子上掛著。
口罩應每天更換,如有破損或污漬,應立即更換。 洗滌時應先用開水燙5分鐘,再用手輕輕搓洗,清水洗淨後在烈日下曝曬。
孩子新換的牙齒不齊,需要矯正嗎? 我女兒今年9歲,下門牙換了4顆,正中間的2顆已經長出來了,旁邊的1顆長了3個月只長一半且有些傾斜,另1顆牙幾個月了還沒長出來,這樣需要矯正嗎? 雲南 張芸
孩子的乳牙被恒牙替換是一個自然過程,並有它們特殊的時間規律。 如最先被替換的是2顆正中的下門牙,約半年後為2顆正中的上門牙,再過半年為正中下門牙的左右2顆。 因此,你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未到恒牙萌出的時間,或者恒牙生長的空間太小所致。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常有兩個誤區: 1.認為只有乳牙被拔除後,恒牙才會萌出。 因此,寶寶乳牙一旦鬆動,即要求將其拔除。
其實,乳牙從鬆動到脫落,是因為其根部相對應的恒牙萌出,將乳牙的牙根逐漸吸收所致,是一個自動生理過程。 過早地將乳牙拔除,局部的牙槽黏膜因創傷而增厚,反而阻礙恒牙的正常萌發。
2.萌出恒牙有輕度擁擠,即要求將其臨近的乳牙過早拔除。 殊不知每一顆乳牙牙根部有一個相應的恒牙,如果拔了5顆乳牙使4顆恒牙暫時排齊,那麼第5顆恒牙就無萌出及排齊的空隙,其遠期結果是恒牙的擁擠。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多咀嚼硬的食物,刺激頜骨生長,使擁擠的牙齒排齊。 如果恒牙擁擠不能因頜骨的生長而調整好,可以等到十三四歲左右,所有乳牙被恒牙替換完後,再進行正畸治療。 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呂斌(主任醫師)
血液和血壓檢測應注意什麼? 我家有3位老人,有的患冠心病、高血壓,有的患糖尿病、肝病等,平時經常要檢驗血液的各項指標和測量血壓。 請問,檢測血液和血壓應注意些什麼? 黑龍江 劉靜
檢測血液和血壓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否則,就可能導致檢查結果失真,進而影響患者的治療。 檢查前 血液檢查前12小時內不得進食,否則膽固醇和血糖無法精確測量;而含咖啡因的食物與藥物會影響血壓的測量。
因此,檢查前要向醫生說明正在服用的非處方藥物,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此外,還應針對不同的化驗專案請教醫生,以便區別對待。
如,檢查餐後血糖,一定要吃飯後再做檢查;餐前血糖,早上一定不能吃飯才能檢查;檢查血脂之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過高的食物,如排骨湯、粉蒸肉等。
此外,還要注意:抽血當天,不要穿袖口過小過緊的衣服,避免抽血時衣袖卷不上來或抽血後衣袖過緊,引起手臂血管腫脹。
檢查中 檢查血糖時,要先抽取一份血糖樣本,然後喝點甜飲料,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再次抽取樣本;左撇子量血壓時最好伸出左手,測量結果會更精確;量血壓前最好深吸幾口氣,以避免因過度緊張而出現“白大褂高血壓”的情況。
檢查後 抽血後,抬高胳膊幾分鐘,讓針孔癒合,不要用手緊壓,以免出現瘀青。 另外,如果血壓出奇的高,可以自己買一個血壓計,在沒有緊張感的情況下在家裡自行測量。 山東省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 翟愛華(主治醫師)
久坐不動,當心肺栓塞 我近日在電視上看到關於北大教授術後發生肺栓塞死亡的事件,因此對肺栓塞格外注意。
肺栓塞是由於人體深部靜脈血栓形成並發生脫落,脫落栓子隨血流堵塞在肺動脈及其分支上,造成患者肺循環障礙,出現右心衰、血壓下降或休克,甚至猝死。
該病起病急驟,患者可有胸痛、咯血和明顯的氣促。 但大部分患者症狀不典型,甚至平時毫無症狀,直至出現相關症狀才到醫院就診。 因此,一旦有胸悶氣促症狀,即應警惕肺栓塞。
急性腹部、胸部的及骨科的大型手術後的患者、長期操作電腦者、長時間坐飛機、汽車或火車者、長期臥床的患者、孕產婦以及40歲以上、肥胖或有血脂異常患者屬於高危人群。
預防 早期識別危險因素和早期預防是防止肺栓塞發生的關鍵。對危險人群,改變生活方式很重要,要戒煙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持心情舒暢。
飲食方面應注意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適量飲茶。要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長期操作電腦和長途旅行時,應穿寬鬆的衣褲和鞋襪,要多飲水,一方面可稀釋血液,另一方面還可借上廁所之機多活動下肢,促進血液迴圈。
另外,孕產婦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不要久臥床。下肢外傷或長期臥床時,要注意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 河北省職工醫學院附屬醫院 劉涓(主治醫師)
吃消炎藥後別喝酒 前些天我感冒後患了肺炎,醫生給我開了頭孢抗生素,並囑咐我吃消炎藥後千萬別喝酒。請問,吃消炎藥和喝酒是否有關係,會加重病情嗎? 天津 賈豔弘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在體內的轉化過程需要乙醛脫氫酶參與,而頭孢菌素類藥物在體內會抑制乙醛脫氫酶,使酒精在體內轉化成乙醛後不能排出。
因乙醛對身體有害,用抗生素者如飲酒,在5~10分鐘後即可發病,反應持續時間從30分鐘到幾個小時,飲酒者會出現很難受的醉酒樣反應。
主要表現為面部發熱、面色猩紅、頭頸部血管劇烈搏動或搏動性頭痛,嚴重者可出現出汗口幹、呼吸困難、視覺模糊、噁心嘔吐,甚至出現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其嚴重程度與用藥劑量和飲酒量成正比。
這種表現常發生于服用先鋒黴素、甲硝唑、痢特靈以及雙胍類和磺脲類降糖藥等藥物又同時飲酒者。如果是不會飲酒或酒量很小的人,反應更為嚴重。靜脈用藥後的反應,會比口服用藥更快速,而且嚴重。
另外,酒精還能促進血液迴圈,加速一些藥物的吸收,頭孢菌素類藥物、雙胍類和磺脲類降糖藥成分會抑制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造成酒精在體內蓄積,損傷肝臟、腎臟和心臟等器官,引起機體的毒性反應。因此,在口服或注射消炎藥物後千萬不要飲酒,尤其是酒量低的市民,要休息3~5天后再喝酒。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 蔣肖男(執業藥師)
冬天暖足有助於禦寒嗎? 每到冬天,我都感到足部特別怕冷。據說冬天暖足有助於禦寒,而用火爐烤足又不可取。請問,暖足有哪些好處,在寒冬時節應當怎樣正確暖足呢? 北京 蔣紅
足部皮下脂肪少,足掌又無汗毛,缺乏禦寒的“天然屏障”,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因而有“寒從足起”之說。足受涼,極易誘發感冒、氣管炎、心腦血管病、痛經等。可見,在冬天做好足的保健,關係到全身的健康。
最好的暖足方法是用一盆30~40℃的溫熱水泡腳。也可用100g幹艾草、桂枝,或是老薑片、白酒加水煮沸後進行泡足,並按摩足心上的湧泉穴(足底足心彎曲時的凹處),可促進全身血液迴圈,及時消除疲勞。
早上運動之後用熱水泡足有利於健腦強身,故有“早晨洗足,勝吃補藥”之說。而夜晚上床睡覺前用熱水泡足,有利於改善睡眠,使人安然入睡,提高睡眠品質。
用熱水泡足需注意的是:泡足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15~30分鐘為宜,飯後1小時內不宜泡足。在泡腳過程中,由於人體血液迴圈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泡足時間過長,容易增加心臟負擔。
此外,由於泡足時更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可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重者甚至發生昏厥。
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停止泡足,並留心身體的變化。 成都軍區第三軍醫大學附屬醫院 李曉芬(主治醫師)
預防 早期識別危險因素和早期預防是防止肺栓塞發生的關鍵。對危險人群,改變生活方式很重要,要戒煙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持心情舒暢。
飲食方面應注意減少膽固醇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適量飲茶。要堅持有規律的作息時間。長期操作電腦和長途旅行時,應穿寬鬆的衣褲和鞋襪,要多飲水,一方面可稀釋血液,另一方面還可借上廁所之機多活動下肢,促進血液迴圈。
另外,孕產婦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不要久臥床。下肢外傷或長期臥床時,要注意按摩下肢,防止血栓形成。 河北省職工醫學院附屬醫院 劉涓(主治醫師)
吃消炎藥後別喝酒 前些天我感冒後患了肺炎,醫生給我開了頭孢抗生素,並囑咐我吃消炎藥後千萬別喝酒。請問,吃消炎藥和喝酒是否有關係,會加重病情嗎? 天津 賈豔弘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在體內的轉化過程需要乙醛脫氫酶參與,而頭孢菌素類藥物在體內會抑制乙醛脫氫酶,使酒精在體內轉化成乙醛後不能排出。
因乙醛對身體有害,用抗生素者如飲酒,在5~10分鐘後即可發病,反應持續時間從30分鐘到幾個小時,飲酒者會出現很難受的醉酒樣反應。
主要表現為面部發熱、面色猩紅、頭頸部血管劇烈搏動或搏動性頭痛,嚴重者可出現出汗口幹、呼吸困難、視覺模糊、噁心嘔吐,甚至出現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其嚴重程度與用藥劑量和飲酒量成正比。
這種表現常發生于服用先鋒黴素、甲硝唑、痢特靈以及雙胍類和磺脲類降糖藥等藥物又同時飲酒者。如果是不會飲酒或酒量很小的人,反應更為嚴重。靜脈用藥後的反應,會比口服用藥更快速,而且嚴重。
另外,酒精還能促進血液迴圈,加速一些藥物的吸收,頭孢菌素類藥物、雙胍類和磺脲類降糖藥成分會抑制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造成酒精在體內蓄積,損傷肝臟、腎臟和心臟等器官,引起機體的毒性反應。因此,在口服或注射消炎藥物後千萬不要飲酒,尤其是酒量低的市民,要休息3~5天后再喝酒。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 蔣肖男(執業藥師)
冬天暖足有助於禦寒嗎? 每到冬天,我都感到足部特別怕冷。據說冬天暖足有助於禦寒,而用火爐烤足又不可取。請問,暖足有哪些好處,在寒冬時節應當怎樣正確暖足呢? 北京 蔣紅
足部皮下脂肪少,足掌又無汗毛,缺乏禦寒的“天然屏障”,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因而有“寒從足起”之說。足受涼,極易誘發感冒、氣管炎、心腦血管病、痛經等。可見,在冬天做好足的保健,關係到全身的健康。
最好的暖足方法是用一盆30~40℃的溫熱水泡腳。也可用100g幹艾草、桂枝,或是老薑片、白酒加水煮沸後進行泡足,並按摩足心上的湧泉穴(足底足心彎曲時的凹處),可促進全身血液迴圈,及時消除疲勞。
早上運動之後用熱水泡足有利於健腦強身,故有“早晨洗足,勝吃補藥”之說。而夜晚上床睡覺前用熱水泡足,有利於改善睡眠,使人安然入睡,提高睡眠品質。
用熱水泡足需注意的是:泡足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15~30分鐘為宜,飯後1小時內不宜泡足。在泡腳過程中,由於人體血液迴圈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泡足時間過長,容易增加心臟負擔。
此外,由於泡足時更多的血液會湧向下肢,體質虛弱者可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重者甚至發生昏厥。
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應格外注意,如果有胸悶、頭暈的感覺,應停止泡足,並留心身體的變化。 成都軍區第三軍醫大學附屬醫院 李曉芬(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