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腹直肌分離電療有用嗎

腹直肌分離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患者體內激素變化導致組織彈性的改變, 這樣其實也是鯉魚胎兒的發育和分娩。 腹直肌分離的情況是可以分為生理性分離和病理性腹直肌分離, 因為分離的距離是有一個合理的范圍, 如果距離大于生理性的范圍, 那么就是病理性的, 可通過電療來進行治療, 這也屬于一種新型的治療方式。

什么是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線的兩旁, 起于恥骨聯合和恥骨嵴, 止于胸骨劍突和第5—7肋軟骨, 由稱為腹白線的軟組織連結在一起。 在孕晚期, 增大的子宮會將腹肌拉長, 使兩條腹直肌從腹白線的位置分開, 這種現象被稱為腹直肌分離。

如何診斷腹直肌分離?

妊娠期腹直肌可發生生理性分離, 其分離距離較小, 產后可自行恢復;當分離距離過大時即為病理性腹直肌分離。 臨床上通過判斷左右側腹直肌之間的距離來診斷,

常用測量方式包括手測法、尺測法以及B超。 但目前缺乏統一的診斷標準, 常用的標準有:觸診確定臍水平線與兩側腹直肌的內側緣的交點, 使用軟尺測量兩點之間的距離, >2cm(亦有>2.5cm)者診斷為腹直肌分離;或者指測寬度>兩指, 即診斷為腹直肌分離。

為什么會發生腹直肌分離?

妊娠期女性體內激素變化使結締組織彈性改變以利于胎兒發育及分娩, 隨著胎兒逐漸增大, 腹白線拉伸并變得薄弱, 腹直肌松垮, 腹直肌間距離增大, 從而產生腹直肌的分離。

我會發生腹直肌分離嗎?

研究表明:身材纖瘦、多胎、多產、高齡產、肌肉張力低下、嵴柱前凸的女性易患腹直肌分離;第一次妊娠時發生腹直肌分離的女性在第二次妊娠時發生腹直肌分離的幾率明顯增加;有過臍疝、腹壁疝和不穩定骨盆病史的女性在妊娠時也易發生腹直肌分離。

該如何預防腹直肌分離的發生?

孕前及產前有意識地進行自主訓練有助于降低腹直肌分離的發生。 可每日在家自行站姿收腹、跪姿收腹、跪姿伸腿、仰臥抬腿、仰臥蹬腿、平板支撐等康復動作,

從而加強腹壁的肌肉力量。

我們要留意的兩種腹部肌肉是:淺層腹部肌肉(腹直肌)和深層腹部肌肉(腹橫肌)。 腹橫肌包圍腹部范圍, 由嵴柱的左側延伸到右側。 如果正常運動, 它就像一個身體的自然束腹帶。 減少腹直肌分離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做運動, 但不是任何運動, 而是盆底肌肉運動和深層腹部肌肉運動。 盆底肌和腹橫肌經常一同運動, 所以激活盆底肌會令腹橫肌收縮, 幫助支持腹部范圍和減輕腹直肌分離。

如何自查是否有腹直肌分離?

仰臥, 兩腿彎曲。 露出腹部, 左手在頭后支撐, 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 身體放松。 然后將上身抬起, 感覺到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

如果感覺不到擠壓, 那么就把手指向兩邊挪動, 直到找到緊張的肌肉。 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

該如何治療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主要以非手術治療為主, 包括:自主訓練、糾正姿勢、背部護理、外部支持(如使用繃帶或穿緊身衣)及有氧運動等。

若腹直肌分離較大, 已無法通過保守治療糾正, 則需通過腹壁整形術等手術方式予以糾正。

治療腹直肌分離的新方法

采用腹部電刺激的方法可以有效治療腹直肌分離。 通過電刺激使腹部肌肉(腹橫肌、腹直肌)被動收縮, 可以對肌群進行強化訓練, 恢復嵴柱生理彎曲并改善骨盆傾斜度。 可以克服患者自主訓練方式不正確, 無法使腹部肌群得到充分的鍛煉及依從性較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