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怎樣補充小孩的微量元素

生活中, 我們都經歷著每個你不聽的階段, 並且每個階段的營養都是十分重要的, 每個時期都決定著我們系一個時期的健康, 就拿小孩來說吧!他們所需要的營養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更加重要的則是小孩的微量元素, 有些時候, 達人只給小孩補充營養, 並不管小孩的微量元素, 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我們應該注重提高小孩的微量元素, 那麼, 問題就來了, 我們應該如何補充小孩的微量元素尼?不要擔心, 小編幫你解決, 下面我們就看一下, 如何提高小孩的微量元素吧!

由於寶寶從出生到1歲生長發育特別快, 這樣新陳代謝也很快, 故如不注意體內會缺鈣、鐵、鋅, 如何給寶寶正確補鈣, 什麼鈣寶寶最易吸收?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式:

1、藥物鈣:需含碳酸鈣成分的鈣最好, 在補鈣的同時需服維生素AD製劑。 0-6個月寶寶的每日鈣量為400毫克;6個月-1歲的寶寶日需要量是600毫克。

2、輔食補鈣:牛奶、蛋黃、魚泥、蝦泥、紫菜、海帶湯、豆漿等,

3、輔食補鋅:肝泥、瘦肉末、雞、鴨、鵝、肉泥、魚泥、蘑菇、貝類等;藥物可服葡萄糖酸鋅, 硫酸鋅等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4、輔食補鐵:多吃蔬菜、番茄、油菜、芹菜等, 杏、桃、李子、橘子、大棗、瘦肉、蛋黃、動物肝臟、腎臟等, 由於食物中的鐵質不易吸收。 故需同時服用維生素C。

首先, 要明確寶寶是否缺乏營養素。 對缺鈣的孩子最好先瞭解他的飲食情況, 是否缺乏魚肝油(維生素D), 含鈣較多的食品如牛奶等是否攝入得足量?寶寶有貧血現象, 不是馬上補鐵, 而要先排除是不是地中海貧血(一種先天性血紅蛋白異常性疾病), 是不是缺鐵性貧血, 是不是炎症引起的, 或者是鉛中毒導致的。

現在食品極其豐富, 含鐵食物也很多, 如果寶寶是缺鐵性貧血, 完全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從食物中獲取。

其次, 各種營養素吸收有其特異性。 給寶寶補充營養, 要抓住不同營養素的吸收規律才能見效。 鈣的吸收主要在近端小腸, 是一個需要能量的主動吸收過程, 而活性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 當飲食中含鈣較低或機體對鈣的需求增加時, 腸道會立即活躍起來, 主動吸收鈣。 鈣的吸收與年齡密切相關, 年齡越小, 鈣的吸收率越高。 鐵的吸收也在近端小腸。 鐵吸收的特點是受三種回饋機制的影響, 間歇性, 小劑量補鐵, 再加點維生素C和B2, 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 設法排除營養素吸收的干擾因素。 不同營養素進入體內, 機體吸收時,

可能會互相干擾, 所以要提高營養素的吸收效率, 應該設法排除營養素在吸收時受其他因素的干擾。 過去認為高磷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和丟失, 所以先進的配方奶粉大都調整了鈣磷比例, 使之有利於鈣的貯留。 無機鐵和無機鋅之間有較強的競爭作用, 互有干擾吸收作用。 鈣、鐵、鋅都是以二價離子狀態被吸收的, 腸道吸收時它們之間會互相競爭, 最好不要同時服用。

另外, 在補充鈣、鐵營養素時, 還要注意避免有些飲食和藥物因素的影響。 如含草酸和植酸多的蔬菜會影響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膳食纖維, 乙醇(酒類), 四環素、肝素等藥物干擾鈣吸收;機體處於應激狀態時, 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合成也不利於鈣的吸收。

蛋黃中的卵黃高磷蛋白干擾鐵吸收;茶和咖啡含有多酚類物質, 不利於鐵的吸收;抗酸藥物會中和胃酸, 有礙於鐵的吸收 。

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包括鐵、碘、鋅、硒、銅、鉻、鉬、氟、鈷、錳等。 對於微量元素缺乏, 大多數人還是認為應該吃保健品補充。 相關網路調查顯示, 在孩子被查出來缺微量元素後, 65.7%的家長選擇了購買相應的微量元素補劑。 在另外一項調查中, 41.46%的被調查者“經常給孩子服用營養保健品”。

“孩子不吃飯, 補鋅是關鍵”“鈣鋅同補, 增強吸收”等廣告的轟炸, 更讓人們堅定了“缺啥補啥”的觀念。 “檢測到孩子缺鋅和鈣, 一口氣就買了8盒保健品, 花了幾百塊錢。 ”有家長如是說。 不少家長始終認為, 要想孩子身體好、發育得好,

就應該吃一些保健品或補品。

針對兒童微量元素缺乏, 有專家建議, 不必刻意服用保健品補充, 保證科學的飲食結構完全足以攝取孩子體內必需的微量元素。 各種食物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 因此一般注意合理飲食, 就能夠滿足人體所需。 因此, 應該努力做到飲食結構多樣化, 同時適當配以粗糧、雜糧。 此外, 對於兒童來說, 切不可偏食, 更不可造成某些營養物過剩, 應保持營養平衡。 、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的建議, 相信大家已經看明白了吧!該如何提高小孩的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