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斷紅丸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 斷紅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 那麼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 側柏葉(微炒黃)川續斷(酒浸)鹿茸(燎去毛, 醋煮)附子(炮, 去皮、臍)黃耆(去蘆)阿膠(銼, 蛤粉炒成珠)當歸(去蘆, 酒浸)各30克 白礬(枯)15克

【制法】 上為細末, 醋煮米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腸風、痔疾已久, 臟腑虛寒, 便血不止, 面色萎黃, 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 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 《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 側柏葉(炒香)川續斷(酒炒)各9克 鹿茸1具(酥炙)

【制法】 上三味, 為細末。 醋煮阿膠為丸。

【功能主治】 主虛寒便下血, 延久不止, 面色淡暗者。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 烏梅湯、人參湯、米飲湯任下。

【摘錄】 《張氏醫通》卷十四

【處方】 大黃(煨過)3錢, 桃仁3錢(去皮尖), 當歸半兩, 檳榔半兩, 皂角仁5錢, 黃柏5錢, 荊齊穗5錢, 枳殼5錢, 蝟皮1兩(炙), 黃連1兩, 秦艽1兩, 槐角子1兩。

【制法】 上為末, 麵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腸風下血, 獨在胃與大腸出。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 食前白湯送下。

【摘錄】 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 名見《東醫寶鑒·外形篇》卷四

【別名】 剪紅丸

【處方】 側柏葉1兩(微炒黃), 川續斷1兩(酒浸), 鹿茸1兩(燎去毛, 酒煮), 附子1兩(炮, 去皮臍), 黃耆1兩(去蘆), 阿膠1兩(銼, 蛤粉炒成珠子), 當歸1兩(去蘆, 酒浸), 白礬(枯)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醋煮米糊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腎。 主腸虛, 臟腑久虛而腸風痔疾, 下血不止, 或所下太多, 面色萎黃, 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 剪紅丸(《丹溪心法附餘》卷十一)。

【摘錄】 《濟生》卷八

關於斷紅丸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 大家已經瞭解了。 雖然說這類藥物對於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 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大家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