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怎樣面對孩子過剩的虛榮心

現在的孩子對名牌追求越來越高, 對家庭條件攀比, 如何改善孩子的虛榮心?

我孩子自從上初中後, 除了學校硬性規定上學期間必須穿校服外, 他身上的穿著全是名牌, 鞋子非要阿迪達斯不可, 平常休閒衣服是耐克, 連皮帶都要選鱷魚的。

去年剛買的手機, 現在就吵著要換一款3000元的新手機, 說什麼落伍了, 那手機當時賣1000多元啊! 平時每星期都固定給他零花錢, 自從他升上初中後, 每星期的零花錢都是100元, 有時達到150元。 但是最近他老是說錢不夠用, 要求每星期再多點零花錢。 我們問他那些錢怎麼花了,

他說有時就是與同學們互相請吃麥當勞、肯德基等, 有時就是看到精品店有些東西不錯就買了。 我們沒答應他增加零花錢的要求, 他居然氣得幾天不跟我們說話, 還摔了一個杯子, 最終我們妥協了。

他現在不讓我開車載他上學, 只讓他父親載他, 問他為什麼。 他說我開的是QQ, 丟他面子, 他父親開的是本田, 與其他同學的父母相比, 還算過得去。 他最近與家境富裕的同學來往較多, 因為裡面有一些人成績不好, 素質較差, 所以我勸他遠離這些人, 多和學習好的同學在一起, 共同進步。 你猜, 他怎麼回答?他居然說現在這個社會讀書好是沒用的, 關鍵是要有錢, 有錢才能讓人尊重你。 還說班裡那些家境不佳的同學很多都被人看不起,

不管你學習好不好。

我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 變得如此愛慕虛榮, 有什麼辦法能勸導勸導他呢? 如果家長為自己孩子的問題感到困惑時, 先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有問題。 教育界有這樣一句名言:問題孩子的背後一定有不當教育方法的家長。 從這篇案例中, 希望家長能夠反思自己是否存在如下不當的教育方法。

1、不良的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家長抱怨孩子非名牌不穿、不斷更換新手機時, 反思自己:平時自己買衣服時, 是不是經常買名牌, 還經常把“名牌”之類的話語掛在嘴邊在孩子面前說?家長是不是經常使用手機都是最新潮的, 更新換代比較快? 建議:要想消除孩子的問題,

家長要停止過去自己不當的言行, 在孩子面前有良好的行為。

2、家長沒有給孩子建立行為規則家長平時沒有對孩子零花錢有具體要求, 平時哪些錢該花, 花多少, 家長可能就沒給孩子講過。 因此孩子花錢的隨意性就比較大。 建議:和孩子共同協商, 每個月需要多少零花錢, 在哪些方面需要開支, 詳細列出來;每個月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 交給他, 讓他自己支配。 如果超出預算, 家長不再管。

3、經常滿足孩子的無理要求許多家長在孩子無理取鬧時, 為了息事寧人, 就很不情願地答應孩子的要求, 豈不知, 就是這樣一次次妥協, 導致了孩子任性、執拗等不良性格的形成。 如:這位家長不滿意孩子坐車要求高檔次和人攀比,

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騎車上學呢?給孩子講明:除非惡劣天氣, 否則, 一次也不用車接送。

建議:如果孩子提出無禮要求, 要堅決拒絕, 而且家長的態度要一致。 父母不要一個唱紅臉, 一個唱白臉, 以免產生一方護、一方管的情況, 使孩子覺得有機可乘, 反而助長孩子的任性、虛榮心等不良性格的形成。 家長對待孩子的每一次任性, 都要以同樣的態度來解決。 而不是有時限制孩子, 有時放縱孩子, 使孩子無所適從。

4、家長不當的期望值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結交學習好的同學, 卻從來不想自己的孩子就是愛慕虛榮、學習上不上進的人;如果別的家長也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何況他自己在學習好的同學面前有壓力,

也不會主動和他們交往的。 建議:要讓孩子懂得:鳥美是羽毛, 人美是學問。 真正的尊重並不在於是否有錢。 如果一個人坐著高檔車, 穿著名牌, 卻滿口多是無知的話語, 行為不端, 沒有基本的禮儀, 是不會被人看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