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寶寶一出生就滿月,還不都是預產期惹的“禍”

文|秘笈君

#過了預產期, 等寶寶出生是一種怎樣的煎熬?#

不得不承認, 有時候人生處處是驚喜。 比如在生孩子方面, 我家倆淘氣包,

明明算好了預產期, 誰知倆都等不住, 要提前出來鬧——一個生在了預產期前一周, 一個生在了預產期前三天。 (給了我和孩子爹一個個猝不及防的驚喜呐!)

於是, 在以後漫長的育兒生涯中, 我就在想:那些過預產期的媽媽們, 心裡是不是會很忐忑, 很著急, 生怕寶寶有危險呢?(事實是, 我果然想錯了)前些天, 接到姑媽的消息:自己的寶貝女兒(我表妹)順利產子!順便調侃了一下自己家的大孫子, 說剛剛出生就滿月了巴拉巴拉巴拉……

一出生就滿月?我簡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細細一打聽才知道, 原來表妹這次是超過預產期28天生的孩子, 算下來也是一個二月份的時間。 期間做產檢, 一點異常都沒有。 姑媽覺得, 這家裡人眼巴巴、乾著急的等著,

小寶寶卻在表妹肚子裡優哉游哉地滿了個月, 可真沉得住氣呀。

超過預產期要當心了

雖然姑媽當笑話講, 但我還是聽得有點膽戰心驚的。 一般來說, 預產期是根據胎寶寶的發育情況和孕媽的各項身體機能, 做出的一個預判, 在預產期前後1周左右(最多不超過兩周)分娩都算正常情況。

而一旦超過預產期兩周, 還沒有任何分娩徵兆的話, 那就要考慮催生或者剖腹產了。 因為這個時候, 孕婦體內的羊水減少(或渾濁)、胎盤逐漸老化, 不足以給胎兒提供合適的生存環境了, 胎寶寶隨時可能有窒息、胎糞污染等的危險。 (所以, 在這種情況下, 很多醫生為了保證孕婦和胎兒的安全, 都會建議剖腹產)

孕媽和家人該怎麼辦?

當然, 也不排除過預產期兩周以上還能順利生產, 並且母子平安的情況(但這樣的例子少之又少), 所以預產期只是一個科學的估算, 不必過於較真。

如果真的超過預產期寶寶還不發動, 那你和家人就要注意:

1、確認胎動。 這是確保胎寶寶正常與否的直觀判斷, 尤其是超過預產期, 每天一定要觀察胎動的情況(12小時不低於10次的胎動屬正常, 發現異常就要立即就醫)

2、B超檢查。 通過檢查羊水量、胎盤成熟度、胎兒大小等來判斷胎兒是否安全, 或者是否考慮催生、剖腹等情況。

你生寶寶時過預產期了嗎?

-----------------------

孩子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補鈣了?孩子挑食不吃飯是什麼原因?1歲真的必須斷奶嗎?寶寶怎樣才能長高些?

如果你有這些育兒困惑,

請關注百家號:【育兒秘笈】。 做心裡“有底”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