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腫瘤免疫療法CAR-T 首次在美國獲批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伍仞 通訊員胡瓊珍、伍曉丹)8月31日, 美國FDA官網宣佈, 批准CAR-T療法tisagenlecleucel上市, 用於治療罹患B細胞前體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且病情難治或出現兩次及以上復發的25歲以下患者, 這是人類歷史上批准的首款CAR-T療法。 目前該療法在美國定價47.5萬美元。

至於我國國內, CAR-T療法目前仍然處於臨床試驗階段。

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瞭解到, 該院血液科三年前也針對難治、復發B細胞型白血病、淋巴瘤患者, 開展了CAR-T的臨床試驗, 已完成的20多個病例中, 成功率有50%。 專家認為, 免疫治療在白血病、淋巴瘤治療中前景廣闊。

CAR-T免疫療法

前景廣闊

目前, 經過正規治療後, T細胞淋巴瘤患者的長期生存率為30%, B細胞淋巴瘤患者的長期生存率為50%。 但仍然有部分患者, 由於難治、復發、對放化療不敏感等因素而治療效果不好、生存期不長。 日前美國批准上市的CAR-T治療方案, 大大提升了部分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在一個多中心的臨床試驗中, 招募了63名罹患難治性或復發性B細胞前體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兒童和青年, 在治療的3個月內, CAR-T療法帶來的總體緩解率達到了83%。

CAR-T細胞治療是一項腫瘤治療界的創新技術, 2013年問世至今僅僅4年時間, 就給醫療界帶來巨大的轟動, 可以說是除了骨髓移植後的又一項治療惡性血液病的新技術。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血液內科主任醫師李玉華介紹,

CAR-T治療方案是一種免疫療法, 原理是通過分離患者外周血、純化血液中的T細胞, 把患者的T細胞收集並送到製備中心, 經過製備後的T細胞重新注入患者體能, 能夠直接識別、殺死腫瘤細胞, 因此在淋巴瘤治療上有廣闊前景, 甚至有希望取代如今的化療。

“目前中國國內CAR-T臨床試驗有200多個, 都是用於終末期白血病、淋巴瘤的治療。 ”李玉華說, 珠江醫院在廣州市協同創新重大專項支持下, 三年前開始進行CAR-T的臨床試驗, “到現在已經有20多例患者接受了CAR-T細胞治療。 他們都是三線治療方案均無效、異基因骨髓移植後復發的患者, 使用CAR-T後病情緩解率達到50%。 因為治療需要一些時間起效,

所以對於預期生存期超過3個月的患者, 效果會更好。 ”

不過, CAR-T療法往往會伴隨較重的細胞因數釋放反應, 患者可能會出現高熱、胸悶甚至休克等神經症狀。 李玉華表示, 有經驗的醫生可以迅速識別這個問題, 很好地處理。

提醒:

診療需多學科合作

提到血液系統惡性腫瘤, 不少人首先會想起白血病。 實際上, 白血病的發病率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中僅排“老三”, 淋巴瘤才是“老大”。 偏偏淋巴瘤的症狀都極其狡猾——淋巴瘤可以出現在幾乎全身任何器官, 病人會分佈在醫院各個科室, 在各類疾病中誤診率第一。

“在本世紀初, 淋巴瘤發病率為4/10萬, 這些年來增加得很快, 已經達到10/10萬以上。 病毒感染是一個重要原因, 電離輻射、環境污染等也有關係。

”李玉華介紹說。

淋巴瘤有兩個發病高峰期:20歲左右以及60歲以後, 典型症狀包括發熱、體重減輕、盜汗、淋巴腫大等。 然而, 淋巴瘤之所以容易誤診, 是因為它的非典型症狀五花八門——單純發燒、骨頭疼、肺部包塊、脾大等, “由於淋巴瘤是淋巴組織的腫瘤, 全身除了頭髮和指甲, 其餘任何器官都可能產生淋巴瘤。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血液內科副主任醫師王亮解釋。 李玉華表示, 出現上述不明原因的可疑症狀, 可以抽血查β2微球蛋白、鐵蛋白指標, 假如確實有異常, 建議看血液科或者淋巴瘤專科。

除了淋巴瘤患者因為不同的症狀而分佈於各個科室, 淋巴瘤本身的診斷、治療也需要各科室合作。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已經成立淋巴瘤與多發性骨髓瘤多學科診療中心,

期望通過骨科、神經內科、影像、放療等多學科的合作來提升這一惡性腫瘤的救治率。 王亮用一個例子說明了多學科中心治療淋巴瘤的必要性:

45歲的劉先生(化名)日前因為走路不穩、頭暈頭痛等神經症狀, 來到珠江醫院神經內科就醫。 做了顱腦磁共振檢查後, 影像科報告懷疑為淋巴瘤。 但神經外科醫生認為手術切除瘤體比較困難, 通過細針穿刺確診了劉先生的淋巴瘤亞型。 化療後, 劉先生病情緩解, 需要繼續接受放療, 放療科醫生為劉先生確定了適合的放療劑量。 對年輕患者來說, 還推薦進行自體幹細胞移植, 需要聯繫該院移植中心。 治療後期針對走路不穩的症狀,

還需要康復科介入。 “通過建立多學科中心, 希望在各個科室有固定醫生作為中心成員, 可以直接各個科室坐在一起, 為患者制定合適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