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口述:主婦的煩惱——我臨產前婆婆突然鬧自殺

講述者:關月, 女, 30歲, 外企主管

出身農村卻非常看不起農村親戚

和老公剛戀愛時, 父親得知男方和我們一樣也是來自農村, 都是靠自己的奮力打拼而在重慶成功立足后, 他對這個未來的女婿非常滿意。 父親覺得, 相似的經歷和相同的出身背景, 不但能增進雙方的親切感, 還規避了由于家世背景落差而可能產生的風險。

但父親的想法純屬一廂情愿。 2003年, 我們決定結婚, 兩家人首度聚在一起討論宴請人選時, 所有人和婆婆一個人, 發生了分歧。 分歧的焦點是:是否請農村的親朋好友來城里參加婚禮。

除了婆婆,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不用商量的事。 因為, 父母那輩都是在農村度過了二、三十年歲月的人, 如今兩家人的獨子大婚, 肯定應該請親戚們來參加。 但婆婆堅決反對, 她的理由是:“這種正式的場合請農村人來是臟班子, 將來讓老公、兒子在單位被人恥笑。 ”真沒想到在農村生活了近三十年的婆婆, 在過了僅僅二十年的城里生活后, 竟然會把家鄉人視如鄙帚。

開始, 大家還是耐著性子輪番給她做工作。 我告訴婆婆, 皇帝還有兩門窮親戚:“我們雖然來自農村, 但靠自己的本事在大城市有了車、房, 還有體面的工作, 這應該是件光榮的事啊。 ”但婆婆聽了不為所動。 無奈之下, 我們只有顧全大局, 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否定了婆婆的建議。

婚禮那天, 鄉下的親戚悉數趕來, 有的甚至趕了6、7個小時的車才輾轉來到重慶, 把公公感動到不行。 一時間, 大家舉杯共賀敘舊長談好不熱鬧, 唯獨婆婆不開心。 她刻意回避著那些“鄉下窮親戚”, 從態度上堅決地和他們劃清三八線, 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熱情都投入到與“城里領導們”的寒暄應酬中。

想盡辦法我也難討婆婆歡心

2004年公公去世了。 因為老公常在國內外出差, 為了照顧婆婆, 老公提議我搬到婆家陪婆婆住一段時間。 我二話不說, 當天夜里就打點行禮搬了過去。

住到同一屋檐下, 我才發現婆婆的飲食習慣, 有著和她自詡的城里人身份如出一轍的“嬌氣”。 在婆婆的字典里:牛奶吃了燥熱, 雞蛋吃了心慌,

水果吃了冷人, 蘿卜吃了改藥, 面條吃了上火……扳著指頭數下來, 婆婆“能”吃的東西寥寥無幾。 單一的飲食對健康不利, 可任憑我和老公磨破嘴皮子, 婆婆還是固執的堅守這套不知從哪里學來的“養生”哲學不愿改。 老年人一般都信權威, 于是我們把婆婆帶到醫院, 找權威專家給她檢查, 并請醫生勸她均衡地涉入營養。 沒想到, 婆婆回家后為此哭得要死要活, 她說:“你們把我逼死了才安心, 醫生說毒藥好, 難道也要我吃嗎?”這頂帽子扣得實在太大, 我和老公擔當不起, 只得由著婆婆去了。

婆婆再挑剔再難伺候, 到底還是半個“媽”, 我決定乘著朝夕相處的機會和她“勾兌”感情。 我首先選擇了從飯桌上和婆婆套近乎, 但是無論我從娛樂八卦到新聞時事,

從家長里短到街坊鄰居, 搜腸刮肚制造各種話題, 婆婆永遠是一副沒有任何表情和反應的撲克臉。 沉默、永遠的沉默, 在餐桌上表演了一個月的“單口相聲”后, 我不得不放棄了這條途徑。

我的第二計是用勤快博取婆婆歡心。 一個周末, 我把家里里外外抹了個干凈, 但是還沒等我緩過氣來, 婆婆尖銳的嗓音已然響起:“這也叫做清潔?平時你在家是怎么做的哦!”我拿著帕子實在再無處下手, 地板已經抹了四遍, 玻璃已經光可照人。 可婆婆卻走到紗窗前, 用手里的牙簽一個紗窗眼一個紗窗眼地捅了起來, 邊捅邊意味深長的說:“所以我們家的紗窗比別人家的干凈。 ”我正看得目瞪口呆, 婆婆轉過頭來喊道:“還愣起干啥?我們家的瓷磚縫縫也要這樣清理。

”長這么大, 我算是開了眼界, 見識了如此另類的清潔方法。 盡管我覺得這樣做清潔完全是費時費力, 但礙于情面還是拿起牙簽硬著頭皮摳了一下午瓷磚縫縫。

而且, 婆婆還老是有意無意譏諷我的父母, 有時還擠兌我, 說:“你爸媽長得還行嘛, 可你怎么長得這么丑呢?”但我都把這些當作是她的有口無心, 沒和婆婆起過一次沖突。

我產前一周婆婆竟然鬧起了自殺

2005年底, 懷孕七個月后, 我搬回了娘家做生產的最后準備。 這時, 婆婆卻突然病倒了。 老公在歐洲出差趕不回來, 照顧病人的重擔一下落到了我們全家身上。 一周的時間里, 母親每天給婆婆做好一日三餐送到醫院, 和父親輪流服侍婆婆用餐、跑化驗拿檢查,

我下班后就到醫院和父母交班。 因為婆婆不吃冷東西, 雖然顧忌腹中胎兒, 我還是挺著肚子給她熱飯。

還有一周要臨產時, 一天早上, 我突然接到老公的電話, 他焦急地說:“快來醫院, 媽喝安眠藥自殺了!”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到底出了什么天大的事, 婆婆選擇在這個時候自殺?

我跌跌撞撞趕到醫院時, 婆婆已經蘇醒過來了, 她虛弱地躺在床上, 一言不發, 身旁是疲憊不堪面色凝重的老公。 “媽, 我們對你不好嗎?”老公一字一句的問道。 “不是, 你們每個月還要給我1500元零用錢, 好……”老公又問:“誰欺負了你嗎?”“沒有, 每個人都對我很好。 ”面對所有人不解的目光, 婆婆終于幽幽的開了口:“這兩個月你們要忙著照顧媳婦, 還要忙著照顧我,媽不想成你們的累贅……”只說了這一句話,她便什么都沒再說。

我再也忍不住了!結婚以來第一次,我對婆婆發火了,就在她的病床前,我哭著對她說:“媽,你不是孩子了,就算這兩個月大家忙著照顧我疏忽了你,也不至于走自殺這步吧。你不為自己著想,也為你的兒子、我肚子里的孩子想想,你要你的兒子如何面對輿論,如果你真有什么三長兩短,難道將來我要告訴孩子,他的奶奶在他還有一周就要出世的時候自殺了?!”婆婆也掉下淚來,卻依然沉默不說一句話。

后來,我們帶婆婆去醫院做了檢查,原來她患上了抑郁癥。但婆婆堅決不住院,無奈之下我們只有把婆婆接回了家。為了讓婆婆盡早恢復,我們邀婆婆去三亞旅游散心,結果她把買好的機票撕了;我們拉婆婆出去散步交朋友,她天天臥在家看苦情劇;我們甚至主動給婆婆介紹老伴,婆婆說:“要我去伺候別個,門兒都沒得!”

兩年來,我們一家人都小心翼翼照顧著婆婆的情緒和生活,但她固執地堅持不去醫院,我和老公都拿婆婆沒轍了。

婆婆鬧自殺的行為深深傷害了我和老公

小編:你眼中的婆媳關系是什么概念?

關月萍:婆媳關系不是難題,沒得想象中的這么水火不容。以前我和婆婆關系雖談不上親熱,但也相安無事,沒紅過一次臉,那個狀態我已經挺滿足了。婆媳關系就是一層紙,別捅破了將就著就能過去。

小編:現在和婆婆的關系怎樣?

關月:前兩年對婆婆鬧自殺一直耿耿于懷,我們沒做對不起婆婆的事,我甚至還覺得兩人處得不錯,怎么說自殺就自殺了呢?婆婆這件事做得太傻太幼稚,深深傷害了我和老公對她的感情,深深傷害了以后我和她的婆媳關系,尤其對老公的打擊和影響特別大。

現在我都不主動給婆婆打電話問候了,老公不作陪絕不單獨去看她,但是絕對不和婆婆起沖突,一則為了不再出事,二則孩子在看,現在我對老人不孝將來孩子會學的。

小編:老公是不是成了“雙面膠”?他的態度如何?

關月:沒有,老公對我和婆婆的事看得很客觀,憑心而論,他不在家的時候我沒有虧待過婆婆。自從婆婆的事出來以后,我才把以前婆婆諷刺我家人、苛刻保姆的事告訴老公,老公說只要我們兩個真心實意的過日子就好,對老人我們盡足孝道,其他的只有順其自然了。

小編手記

我只能說,關月的婆婆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干了件最荒唐的事兒。在兒媳臨產前鬧自殺,說得不客氣點,真有什么想不過的,也不挑這個時候。

除非,這個人活得徹底的自我,壓根就不在乎親人的感受。兒媳對她苛刻嗎?每個月1500元的零用錢確實不少了。

兒媳對她不敬嗎?至少當婆婆多次對親家出言不遜時,關月沒與她發生沖突過,甚至沒給老公打過小報告。

親家對她不好嗎?能鞍前馬后伺候她,也不錯吧。所以,這位50多歲老人的任性作為,我只能說是性格決定命運。

親如母女的婆媳不多,處于“亞健康”狀態的婆媳關系,卻不在少數,關欣萍和婆婆就是如此:彼此沒有仇恨,更沒有牽腸掛肚,情感像普通朋友一樣點到為止,面對面時卻還不如陌生人那樣放得開。

那么,對關月,尤其是對她的婆婆,我想現在最合適的一句話是:平常心、平常心。

還要忙著照顧我,媽不想成你們的累贅……”只說了這一句話,她便什么都沒再說。

我再也忍不住了!結婚以來第一次,我對婆婆發火了,就在她的病床前,我哭著對她說:“媽,你不是孩子了,就算這兩個月大家忙著照顧我疏忽了你,也不至于走自殺這步吧。你不為自己著想,也為你的兒子、我肚子里的孩子想想,你要你的兒子如何面對輿論,如果你真有什么三長兩短,難道將來我要告訴孩子,他的奶奶在他還有一周就要出世的時候自殺了?!”婆婆也掉下淚來,卻依然沉默不說一句話。

后來,我們帶婆婆去醫院做了檢查,原來她患上了抑郁癥。但婆婆堅決不住院,無奈之下我們只有把婆婆接回了家。為了讓婆婆盡早恢復,我們邀婆婆去三亞旅游散心,結果她把買好的機票撕了;我們拉婆婆出去散步交朋友,她天天臥在家看苦情劇;我們甚至主動給婆婆介紹老伴,婆婆說:“要我去伺候別個,門兒都沒得!”

兩年來,我們一家人都小心翼翼照顧著婆婆的情緒和生活,但她固執地堅持不去醫院,我和老公都拿婆婆沒轍了。

婆婆鬧自殺的行為深深傷害了我和老公

小編:你眼中的婆媳關系是什么概念?

關月萍:婆媳關系不是難題,沒得想象中的這么水火不容。以前我和婆婆關系雖談不上親熱,但也相安無事,沒紅過一次臉,那個狀態我已經挺滿足了。婆媳關系就是一層紙,別捅破了將就著就能過去。

小編:現在和婆婆的關系怎樣?

關月:前兩年對婆婆鬧自殺一直耿耿于懷,我們沒做對不起婆婆的事,我甚至還覺得兩人處得不錯,怎么說自殺就自殺了呢?婆婆這件事做得太傻太幼稚,深深傷害了我和老公對她的感情,深深傷害了以后我和她的婆媳關系,尤其對老公的打擊和影響特別大。

現在我都不主動給婆婆打電話問候了,老公不作陪絕不單獨去看她,但是絕對不和婆婆起沖突,一則為了不再出事,二則孩子在看,現在我對老人不孝將來孩子會學的。

小編:老公是不是成了“雙面膠”?他的態度如何?

關月:沒有,老公對我和婆婆的事看得很客觀,憑心而論,他不在家的時候我沒有虧待過婆婆。自從婆婆的事出來以后,我才把以前婆婆諷刺我家人、苛刻保姆的事告訴老公,老公說只要我們兩個真心實意的過日子就好,對老人我們盡足孝道,其他的只有順其自然了。

小編手記

我只能說,關月的婆婆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干了件最荒唐的事兒。在兒媳臨產前鬧自殺,說得不客氣點,真有什么想不過的,也不挑這個時候。

除非,這個人活得徹底的自我,壓根就不在乎親人的感受。兒媳對她苛刻嗎?每個月1500元的零用錢確實不少了。

兒媳對她不敬嗎?至少當婆婆多次對親家出言不遜時,關月沒與她發生沖突過,甚至沒給老公打過小報告。

親家對她不好嗎?能鞍前馬后伺候她,也不錯吧。所以,這位50多歲老人的任性作為,我只能說是性格決定命運。

親如母女的婆媳不多,處于“亞健康”狀態的婆媳關系,卻不在少數,關欣萍和婆婆就是如此:彼此沒有仇恨,更沒有牽腸掛肚,情感像普通朋友一樣點到為止,面對面時卻還不如陌生人那樣放得開。

那么,對關月,尤其是對她的婆婆,我想現在最合適的一句話是:平常心、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