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天南星的功效與作用

天南星 Rhizoma Arisaematis

(英) Jachinthepulpit Tuber

別名 山苞米、蛇包穀、山棒子、刀剪草。

來源 為天南星科植物異葉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的塊莖。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 高60~100cm。 葉單一, 鳥趾狀全裂, 裂片13~21, 倒披針形, 中裂片較相鄰者小;葉柄長10~15cm。 花單性, 同株或異株;花序柄等長或稍長於葉柄;佛焰苞綠色, 下部筒狀, 長約5cm, 上部漸次擴大, 向前彎曲;雄花序下部3~4cm處具雄花;附屬體鼠尾狀, 長達18cm, 伸出佛焰苞外。 漿果紅色。 花期4~5月, 果期6~7月。

生於山溝邊及較陰濕的林下。 主產東北及河北、山東、河南、四川。

採制 秋、冬季採挖, 去淨鬚根, 洗淨, 撞去外皮, 曬乾。 制用。

性狀 塊莖扁圓球形, 直徑約至5cm,

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 上端中央有凹陷莖痕, 周圍有細小根痕, 周邊偶有微凸起的小側芽。 質堅硬, 斷面乳白色, 粉性。 味有麻舌感。

化學成分 含β-穀甾醇-D-葡萄糖甙及氨基酸。

性味性溫, 味苦、辛。

功能主治 燥濕化痰, 祛風止痙, 散結消腫。 用於頑痰咳嗽, 風疾眩暈, 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癲癇, 驚風, 破傷風;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

附注 同屬植物天南星A.erubescens(Wall.)Schott.、東北天南星A. amurense Maxim.的塊莖同作天南星藥用。